郝聪聪
摘要:我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久远,到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代替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本文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产方式;历史沿革;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0-000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和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探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沿革和发展,剖析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中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沿革和发展
(一)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1.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
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区就采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休的方式种植粟、黍。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种植作物。刀耕火种的结果,一方面收益日益萎缩;另一方面土地渐趋贫瘠。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收获量越来越少,首领只有带领着部落频繁地迁徙,不断烧荒垦土,他们没有固定的农田,更没有稳定的家园。繁重的劳动使先民们疲惫不堪。
2.先秦时期的石器锄耕
夏商、西周时期利用发明的耒耜来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进行农业生产。骨耜、石耜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工具。1973年在河姆渡氏族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以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作的骨耜。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作”,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
3.春秋战国时期的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由于牛耕的出现和冶铁业的兴起,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制农具和牛耕,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牛犁耕:汉代在耕犁的犁铧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的犁壁:隋唐时期,随着直辕犁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推广,江南地区为了便于水田耕作对犁轻便和灵活性的要求,于是曲辕犁便出现于唐代的江南地区。铁犁牛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度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必须向以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工业化和社会化为特征,以发达、先进、高效为目标,以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1.资源集约化
农业集约经营包括侧重于追加劳动投入的劳动密集型和侧重于追加物化劳动投入的资金密集型两种经营类型,主要是采用先进技术,精耕细作,提高土地生产率和产出率。以收获更多农产品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的发展,必然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社会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规模以及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也必然激发农村科学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全面进步,从而拉动农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2.设施智能化
智能化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结合设施、设备来指导预测、实施生产。它以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专家为核心,以技术、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为支撑,以农业生产、农产品生长的自然规律为基础,构建智能化系统来自动调节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以达到产量和质量同时提高的目的。
3.生产生态化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在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健康农业为目标,采取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无缝对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
二、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小规模分散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表现为一家一户的小农户家庭生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规模農业经营户398万户,占农业经营总户数20743万户的1.9%:耕地规模化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为4.8亿亩(1亩=666,67平方米,下同),占总耕地面积的23.7%;2006年末全国小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0133万人,占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的95.9%。随着生产要素市场的日益繁荣,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条件愈来愈成熟,要求愈来愈迫切。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
(二)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
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单位204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90万个,占44.1%,龙头企业13万个,每个龙头企业需要服务农村户数为1771.3户。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总体上呈现出总量不大、规模不足、辐射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体系不完善、运作不畅通等特点,与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交易成本较高。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三)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不高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的装备水平,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载体。尽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步,但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整体低下。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拖拉机拥有量2690万台,播种机652万台,联合收割机114万台,千公顷耕地面积拥有量分别为199.4台、48.3台和8.4台:灌溉耕地面积61890千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5.8%,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仅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7.4%。
(四)农村市场化进程缓慢
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化发展存在着力度较小,程度偏低。进展缓慢等问题。表现为:市场体系不规范、服务系统不配套、保障措施不完善、发展水平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仅有68.1%的乡镇拥有商品交易市场,39.4%的乡镇有种植业专业市场。10.8%的乡镇有养殖业专业市场。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尤为薄弱。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农村土地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及信息市场。
三、推进现代农业生產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一)以政策引领为基础,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为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全面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业的发展体系。就必须着力调整农业支持补贴、技术支撑、金融保险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研究制定精准性补贴方案和指向性项目倾斜机制,拓宽农业生产保障的覆盖面;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路径,全面提升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度;进一步探索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引领带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
(二)以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为基础,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要全面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了适应现实的国情和农情,必须探索完善小农生产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在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制定出针对发展小农户家庭经营的各项政策,提升小农户家庭经营水平,激发小农户家庭经营的内在动力,把小农户家庭经营引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三)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他强调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科技创新中强化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建设;在科技创新中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科技创新中推动农业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在科技创新中驱动农村产业升级的新格局;在科技创新中打通从强科技到兴产业的通道;在科技创新中搞好科技精准服务。
(四)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各层次农业人才的智力支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必须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的同时。建立起社会和个人多元化的办学培训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农村人才培训网络。在培训工作中。不仅做好“扶上马”,还要做到“送一程”,“扶上马”是基础,“送一程”是延续。通过一系列多层次扎实有效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人才队伍。
(五)以现代装备为突破口,提升农业生产方式的水平
农业的现代化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生产方式和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管理的精准化、基础的设施化,就必须积极开发和研制经济型、智能化、多功能的机械装备设施,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技术支撑。
(六)以服务体系为桥梁,驱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要实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就必须强化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引导下,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下。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和合作社骨干作用的带动。建设一体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多元化的农村市场体系、信息收集发布体系、金融保险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管理、技术、信息、资金的全程服务,促进各要素间的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实现信息网络化、运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