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研制与解读

2019-11-26 08:52汤进
科技视界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研制

汤进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等职业学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思路、过程及特点,解读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制

中图分类号: G712.3;TS11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6-014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6.070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是国家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制订的基本标准,标准的制订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供销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了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牵头的高等职业学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组,在学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定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经过近8个月的调研、研讨、起草、征求意见、专家内审、反复修改完善等,形成了高等职业学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

1 研制工作基本情况

本标准由全国供销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修(制)订工作。起草工作组成员由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棉花工程研究所、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江苏省南通棉花机械有限公司、山东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新疆供销学校、新疆伊犁州伊欣棉业粮油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庆市供销社等组成,共有19人参与本标准的修(制)订工作。

本标准起草前面向36家企业、5所院校、2家研究机构、126名毕业生组织了深入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棉花加工与经营行业现状、专业对应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企业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问题,采取文献调研、实地访谈、专家访谈、问卷、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召开了3次研讨会,参与人员52人次,对调研内容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经过标准的起草、研讨、征求意见、专家内审等程序,工作组根据各方意见和建议,多次对标准逐字逐句进行推敲、修改和凝练[1],最终报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

2 “专业教学标准”的特点

2.1 体现真实性

专业教学标准中所体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内容源自调查研究的结果,不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而来。

为保证专业教学标准编制质量,工作组制订了详细的调研方案,拟定了走访调研提纲,设计了10套网络调研问卷表,针对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开设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及部分本科院校、中职学校以及部分毕业生开展了调研,针对企业的调研兼顾全国产棉区不同规模大中小型企业,走访了中国棉花协会、郑州棉花交易市场、7家棉花企业以及2家棉花研究机构,分别与协会、研究所、交易市场、企业的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开展深度交流,相关企业和人员对调研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确保了调研数据、资料真实有效。

2.2 体现针对性

标准的编制对接了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际,课程设置体现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3 体现规范性

工作组按照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的统一规范和要求,规范研制的工作程序。

《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了高等职业学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能够重点关注行业发展,把棉花产业的新动向、新要求体现在标准中,标准体现地区差异,既基于当前棉花行业发展的实际,又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符合教育部关于教学标准研制的相关规定,体现国家层面的基本要求。

《专业教学标准》文字表达规范,技术要求和术语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格式和内容符合相关要求。

2.4 体现先进性

一是标准内容的先进性。标准把棉花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业态纳入到标准体现中,同时吸收各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成果。

二是标准编制融入两大理念:

(1)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毕业生的知识、能力要求。

在《专业教学标准》“培养规格”的知识要求提到:“掌握棉花现货期货交易知识、大数据与云计算知识,掌握棉花贸易规则”;能力要求提到:“能够运用棉花贸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棉花现货、期货实际操作能力”。

(2)体现课程的综合化。传统課程内容口径窄,自成体系,课程与课程间内容交叉重复,缺乏有机衔接。实施课程综合化,课程内容涉及的领域更加宽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能力。

2.5 体现引领性

《专业教学标准》编制过程中,对接棉花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吸收各地各院校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成果,推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模式。引领各地各院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建设方向,成为各院校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开放教学资源以及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的重要依据,对促进该专业的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提高专业的内涵发展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专业教学标准》的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包含专业名称、入学要求、修业年限、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教学基本条件、质量保证等九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了高职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掌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棉花加工企业、棉花检验机构、棉花贸易企业、棉花物流企业、棉花纺织企业,能够从事棉花加工、棉花检验、棉花经营以及棉花企业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教学标准》通过对标准“培养规格”的描述,明确了该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除了国家规定对高职生的统一基本素质要求,还有为适应多元化岗位(棉花加工、检验、经营、仓储物流等)需求而设计的知识、能力要求。

3.2 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专业教学标准》通过对标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描述,构建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围绕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职业,分析了人才的需求定位,确定了职业岗位群,构建了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针对棉花检测手段的改变,在《棉花检验》专业课程中,增加了公正检验、HVI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内容;针对PLC控制技术在棉花加工机械中的应用,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PLC控制技术》课程;针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棉花贸易、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大数据与物联网》课程;针对棉花仓储对棉花物流、棉花安全的要求,将《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调整为《棉花仓储物流与安全管理》课程等。

《专业教学标准》对学时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选修课程、拓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德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为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提供了保障。

3.3 过程保障体系

通过对标准“教学基本条件”和“质量保障”的描述,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保障体系。

3.3.1 教学基本条件

针对师资队伍,从数量及结构要求、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以及兼职教师的学历、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要求。

针对教学设施,《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了专业教室的基本条件,明确了校内主要实训室的名称、设备配置,明确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以及满足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教学支持环境要求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针对教学资源,明确了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选用、图书文献配备及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等要求。

3.3.2 质量保障体系

《专业教学标准》从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监控与反馈、诊断与改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就毕业生跟踪反馈及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定期评价提出要求。

本次标准编制是高职“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第一次国家层面的专业教学标准編制,确定了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定位,明确了高职“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构建了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3]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保障体系,必将对高等职业学校“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亚先.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与解读[J].中国大学教育,2015(2):31.

[2]教育部.关于启动第二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教行指委办函[2018]11号).

[3]王宝军.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55.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教育研制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SPOC混合教学模式设计探讨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二代证高速电写入机的研制
137Cs稳谱源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