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9-11-26 19:10:24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意图统一中华民族

肖 俊

(吉林省蛟河一中 吉林 蛟河 132500)

1.是教材知识的传授是德育渗透的前提

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历史教材以及课外历史阅读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也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要备好课,在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细心的找到德育感化的素材。上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印发预习学案。《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的线索非常清晰。归纳为以下四大课题四大课题: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统一之策统一之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统一之路——港澳回归、统一之望——两岸关系的发展。明确教学思路后便有一条十分清晰又层层深入的情感主线。

2.灵活的教学手段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调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于右任——望大陆》、《BTV档案世纪谈判》、《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歌唱祖国》等视频音频资料编排在PPT课件中,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播放,以达到创设情境,升华情感的作用。

3.德育渗透,最好是层层递进,在课堂的最后达到情感的升华,这样,学生便可在课后有所回味,这种情感体验才能更深入的教化学生

导入新课:(播放《望大陆》朗诵的视频)。通过著名主持人的朗诵,创设情境,将作者于右任老先生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骨肉分离致死未能团聚的深深遗憾带给学生。更给课堂定下了凝重庄严的基调,为后面教学中升华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基础。

第一篇、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1)播放香港问题形成的视频资料,学生从中归纳出三个步骤。

(2)澳门问题形成(学生可根据初中知识回答)

台湾问题形成(学生回忆第17课解放战争结果)

问题探究:港澳问题形成的历史根源是什么?(学生能答出,近代中国的软弱。)

意图:提到近代中国,中华儿女除了这种屈辱感,我想更多的是饱尝了骨肉分离的思念之情和期盼团聚统一急切之感。学生在被唤起了这钟情感共鸣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

问题:关于实现祖国统一,你有什么解决策略吗?(引入第二篇)

第二篇、统一之策——“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教师PPT展示和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和含义。

意图:通过讨论和教师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党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体会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这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最佳内容。

(1)设计问题: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不立刻宣布收回香港主权?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意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角度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得到认识:当时内部忙于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国际上遭到帝国主义封锁和孤立,香港不得不留作国际通道。因此时机尚不成熟。

(2)设计问题:何时才是比较成熟的时机呢?英国人会甘心归还香港吗?

(播放视频世纪谈判)视频中伟人说的最给力你的一句话是“如果我们愿意,在今天晚些时侯就可以收回香港。”

意图: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同时更通过音频视频见识了一代伟人的智慧和霸气。更深一步的体会解决香港问题的根本保障是综合国力的强大。这又与前面提到的近代屈辱历史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经过两年的谈判,中英双方于1984年达成《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将于1997年对香港回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天突然降大雨,20分钟后天气又突然放晴,白岩松这样说:“一场大雨洗刷的是中国百年的耻辱。”晚上他来到了“管理线”这个深港两地标志性的分界线。他说:“管理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可是跨越管理线的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跨出的一大步,为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一百年。”通过我的申请转述来感染学生。

(播放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

意图:感受香港回归的庄严的气氛,升起民族自豪感。

第四篇、统一之望——两岸关系的发展

(1)问题:台湾问题的形成不同于港澳,它属于内政问题。回顾两岸关系经历了哪些变化?(展示图片,学生整理信息)

意图:通过对两岸打破坚冰,迎来合作契机的历程回顾,看到解决

两岸统一的希望。

(2)分析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障碍。

意图:增强学生反对分裂,促进统一的鉴定信心

(3)(学生小组讨论,实现统一的方法)

意图:通过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会有学生说武力解决。

进而带入下一个问题。

(4)问题:有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解决办法呢?(学生思考,播放《辉煌中国——圆梦工程》)

(5)问题:视频中你都感受到什么?(学生:祖国强大)

结束语:是的,祖国强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大法宝!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需要在座每一位再努力一点点,中华民族就会前进一大步。希望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了中国梦。不留遗憾给后人!

意图:在全课主题在此处达到情感升华,真正达到了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

总之,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育是可以任人刻画的,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本着“育人于教书之中,教书以育人为要”的原则,定能让学生们获得一次次思想的洗礼,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猜你喜欢
意图统一中华民族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4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3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统一数量再比较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