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创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9-11-26 19:10:24刘能军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刘能军

(贵州省福泉市第二中学 贵州 福泉 550599)

教学的理念正深刻影响着地理课堂,其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学科本身的价值,又可以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便于学生将新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实施途径,能够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程度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

1.生活化情境概述

有研究从地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活化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化重组,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教学环境”。笔者认为生活化情境是在教学活动中,将生活化素材引入地理学科中,通过生活中有趣、常见的各种地理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配合以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生活化地理教学场景。生活化情境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性、互动性。在生活的氛围里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心需求的目的。生活化情境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所处环境相联系,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有意义、现实的生活教学场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抽象的课本中脱离出来,能够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感知世界、认识世界,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界的爱,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积极探索发现世界的美、地理科学的美。

2.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创设实施的意义

2.1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兴趣浓厚。例如: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回族不吃猪肉。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了解原因,其实禁食猪肉,回族只是一个少数群体,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禁食猪肉。原因是什么呢?有些传言说,猪曾经救过回族人的祖先,所以回族人民为了表示感谢不吃猪肉。这时就可以出示资料介绍,伊斯兰教教义规定猪是不洁和厌恶之物,伊斯兰教徒不光不吃猪肉,根据教义规定血、自死的肉类都不得食用。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在生活中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科学价值。

2.2 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来自生活的模拟性实践案例创设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生活的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通过谈话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气候知识的途径,发现大多数学生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学习了一定的天气和气候的基础知识,其中对于天气符号尤其感兴趣。所以,笔者设计一个教学活动,通过记录本市近一周的天气状况作为课后作业,来识别一些易错的天气符号,督促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学生只有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提高生活的能力。

2.3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接受知识。生活化情境教学有效改变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设计生活化情境教学案例时,教师运用理论知识,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化情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控课堂教学节奏。教师在选取案例过程中,需要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处理大量的生活化资料、材料,案例设计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过程。

3.初中地理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施策略

3.1 生活化问题情景导入,提升学生兴趣。在初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不能忽视直观形象思维,他们在构建知识时,具体活动经验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实际生活经验和形象性、直观性的学习材料对于他们的地理学习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最好的方法。一些有趣的、奇异的事物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直观的生活图片、多样有趣的生活现象,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激发探索兴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可以从创设生活问题开始,让学生在带着思考进入教学;也可以使用精美的图像,比如彩色照片、漫画、图表等让学生置身于图像的世界,这些图像既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还可以利用谚语、故事、时事材料等。

3.2 生活化情境转承,完成知识与能力的深化。生活化情境的应用不只体现在导入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跃进必须关注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合理转承。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转承时不要让学生觉得太突然,应尽量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一旦卡壳,教师需及时介入以便于整个教学过程顺利有序推进。在学习“自然灾害”内容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教师在介绍气象灾害中的干旱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对干旱现象在我国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来寻找缓解干旱问题的主要措施;在学习完干旱这一自然灾害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分析洪涝灾害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影响较为严重的时间及地区、引发洪涝的原因,还可以展示每年夏季我国很多城市成为一片汪洋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延伸思考引发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及措施。在学生回答措施时,教师应尽量让学生之间的答案能够做到相互补充与修正,设法保护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上,在生活化情境应用于不同学习内容的转承时,教师应关注案例和接下来学习内容的贴切性,能和新学习的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避免出现碎片化的学习状况。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