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琳
(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第二中学 广西 藤县 543300)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普遍进入课堂,多媒体教学以它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美妙的听觉效果,还有来自一线资料的视频等表现形式,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学习时代,特别受教师和学生们的欢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突出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特别注意一些图片颜色、图案的设计,总想着用一些特别的东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学生兴趣提高了,所学知识没记住多少,学生们只关注那些红花热闹去了,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我认为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认识到多媒体是一个辅助手段,比如哪个地方学生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或是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了解。在学习《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时,通过展示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这些图片只要直观清楚的让学生看到,比起教师单纯的讲解要效果好。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可宣兵夺主,图片、动画或视频只是辅助作用,要少而精,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知识的讲解上。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大多数会出现课堂容量较大的情况,这就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高中地理教师的课件一般都存在教学内容过多的问题,一节课的时间也就四十五分钟左右,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接受知识的量是有限的,地理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口若悬河的讲,还要注意学生们是否听得进去,所讲内容是否消化的了。假如一节课幻灯片二十五六张,再加上两三个视频,每张都承载着那么多知识,我们要是板书的话,恐怕两节课都写不完。学生们开始是因为新鲜感还跟着看,不一会就眼花缭乱疲于应付了,听都听不进去了,更不要说记得住。我听过一些地理老师的公开课,大家都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上课,课件制作的精美无比,结合所讲知识播放着一张有一张图片,一段又一段视频,密密麻麻的文字铺天盖地,一个个问题应接不暇,不要说学生听课效果如何,就连听课的教师们都没有一刻休息,没有时间进行反思,感觉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样的课堂看似丰富热闹,实则效果不佳。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要适当留白的,思维是缓慢流动的,不要弄得过于紧张,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所以幻灯片的使用还应适量为好。
多媒体教学进入高中地理课堂,确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于是就让一些教师对它过于崇拜,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忽视了教学规律,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认知。甚至于一些教师整堂课都不再使用粉笔,一节课下来没有任何板书,一味地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有一次学校停电了,有的教师直接就让学生自己复习,说是没有课件上不了课,完全忘记了传统教学。高中地理课好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只凭热热闹闹的课件是不够的。利用传统教学的板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图,梳理知识点,教师一点点的书写,带动着学生思维的流动,更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多媒体教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此,我认为在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千万不能忘记手中的粉笔,有了课件也应该板书。
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是时代的进步,由于个人原因只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在不断改进中完善起来的,下面本人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几点想法,希望对我们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留白。留出一定时间思考问题,流出一定空间动手操作。并不是只要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就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是他在正确的时间,切合实际的出现。例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这一知识时,即使教师结合模型讲解,学生也是不容易理解的,这一部分又是一个重点,所以我在网上找到了相关的课件,向学生讲授了黄赤交角,又给学生们演示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所产生的变动,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播放课件时,适当停下来让学生思考,这种动态的演示很快就让学生明白,并对这一知识点记忆深刻。那么运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的量是多少比较合适呢,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幻灯片大概七张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在这里面加上你的视频、图片、文字或音频;视频的选一两个就行,大约二三分钟一个,不可太长;图片也要控制在三到五张;材料最好选两个,不要占满整个屏幕;运用多媒体的时间大概在十分钟以内,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及时消化掉。这样设计的课件就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不要过于花费时间去设计课件的图片颜色呀,图片背景啊,进入方式呀等等,我认为简单醒目就可以,不要太花哨,比如背景的选择,有一种就行,整个课件浑然一体,学生们不会被背景影响听课效果。幻灯片上的字数不要太多,字号不要太小,字体颜色要醒目一些,播放方式也可采用滚动式、飞入式等一两种就行,形式过多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我们可以用图片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记忆,图片上再配以简洁的文字加以说明,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既美观大方又简约清晰的课件制作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虽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不是万能的,它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完全丢掉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但它还是有很多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要结合使用。有不少教师认为有了课件,就用不着板书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粉笔的书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有些内容必须要通过板书梳理才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板书这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是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课上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交互使用,高中地理课的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优势。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多媒体教学也有许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不要让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教学课堂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只要我们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改正不足之处,就可以让它更好的为广大教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