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9-11-26 19:10:24
读与写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折痕数学教师思维能力

陈 鑫

(贵州省绥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贵州 绥阳 563300)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能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离不开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喜好,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期待,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学习效率较快的提升,促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更快的提升。

1.亦师亦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初次离开家庭,离开父母家人的呵护,走进小学校园,开始他们对学校的一切感到新奇和陌生,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喜欢学校的学习,教师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多交流,使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困难”,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喜欢学校这个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喜欢教师后,学生会喜欢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学生也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之后,他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会主动和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日常交流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有关数学学习的方法和思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有关数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相应的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

2.提出质疑,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多维度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数学思维方法,这也是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让学生形成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张圆形的纸片,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将纸片对折后打开,进行多次对折后打开,让学生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规律?同学们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后,都会非常认真的观察起来,然后很努力的思考,提出他们自己的见解。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来了,有的同学说,纸片上有很多折痕,有的说纸片上的折痕有无数条,教师对学生的叙述要大力表扬,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在同学们不断观察和思考之后,有一位同学生发现,圆纸片上的所有折痕都有一个共同的点,也就是说这些折痕都过同一个点,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发现,接着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折痕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特点,逐渐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和思考下,然后在结合课本,学生就能够很快的找到半径和圆心的概念,进而也能够轻松的记住了这些概念。在整个课堂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涨,学生们的手、脑、口,都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大胆猜想,进行尝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对于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而应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奇特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要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走上轨道。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与思考能力都有限,因此,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也不可过高,只要不偏离问题的中心即可。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规律时,先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具有什么特点?不少学生认为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规律相似,只要个位是3、6、9的数就能被3整除。对此,教师在出示一组13、16、29、43、46……让学生算一算,原来是不能被3整除的。随后,又出示另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12、15、18、21、24、27……答案是可能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呢?通过引导,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热情,最终找到了能被3整除的相关规律。

4.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建立在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知识讲述过程中,要注重时间的安排,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其对教师刚讲述内容进行揣摩与思考,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针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或有质疑的地方,学生可以大胆地向教师提出来,这样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有效锻炼了其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减少了传统数学课堂中“随大流”等情况的发生频率。

总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对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正视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折痕数学教师思维能力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19期)2018-10-31 21:02:34
培养思维能力
儿童绘本(2018年9期)2018-06-04 16:40:12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折痕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1:57:33
双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