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淮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第二小学 安徽 淮南 232150)
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枯燥、无趣,如何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好这些枯燥的知识,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并且也是一个长期需要进行探究的课题。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导入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彩的情景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从而乐于思考,乐于参与探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情景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假设情景,通过对教学情景的展开,将学生引入其中,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建立学生学习的基础,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制定教学情景要重视数学教学的特点,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充分诠释其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抽象化为具体,使小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不同的教学中,应该学会丰富情景化教学的教学形式,即使是情景教学,单一的教学形式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借助课桌、讲台、黑板、手环或者足球等生活实物,让学生对身边的物体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列举相关图形对应的物体,把课堂学习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图形之美,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实用性;再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教学乘法时,教师可以借用木棒、铅笔等,进行简单乘法的检验和推算,让小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单纯、相对固定的教材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下,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教学“万以内数读法”时,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校内外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学生积极地搜集了许多万以内的数,如本校学生总人数2098名,新购的电视机5999元,父母的年收入等。在课堂上,利用学生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习中,再相应地让学生读一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蓝鲸的重量、运动场的占地面积。将教材中的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读法”在生活中普遍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不断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操作,设置课堂教学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操作和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特点以及判断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准备相应的剪刀、纸片等工具,让学生拿出一张纸,进行对折,之后剪出相应的图形,展开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概念。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折和剪的方式,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了解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以及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标注出其对称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创设相应的实践教学情景,加深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展现数学知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有效地将数学课本上一个个公式化的概念转化成为形象、具体的可视内容。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通过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学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表面積公式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拆分多边形,求每个面的面积再相加。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绎多边形拆解的过程,向学生详细地展示多边形每一个面包含的长度和宽度,以便于学生能够直观地分析多边形的每一个面的面积,更方便学生以后进行多维性的思维拓展。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个阶段关于教育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较快的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