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山
(山西省怀仁市亲和寄宿制小学 山西 怀仁 038300)
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提升,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估算教学”便是其中一种。自此种教学方式引进到数学教学中后,其作用是巨大的,并逐渐被普及。所谓的“估算”,简洁一点可以解释为“概算”,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一些计算技巧,结合实际情况与与之相关的知识,从而通过快速的近似计算得到小范围内的一个确切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估算教学”虽然已经被普及,但是部分学生的“估算”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他们在计算数学问题的时候也不会主动的使用这一方式,这就使得这样一种方法变得鸡肋。为了让学生将此种方式的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教师需要通过对思维方式进行调整来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接下来,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例,来探讨一下应该如何将“估算教学”有效应用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
在学习过程中在,只有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师要做的便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鞭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便开始养成良好的计算技能,教师需要对小学计算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对数学知识不断地探究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不少教师也能够意识到,在笔算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难点,即学生在练习笔算除法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在一年级的时候对这些问题研究透彻,教师在对现有的方式进行改革的同时,还是需要联系实际,将原本的一些方法进行改进、演化,如“小棒图示讲解”方式,以此来使整个计算过程更加直观,从而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小节为例。这个小节中有这样的一个例题,即“甲班现有92本连环画册,教师要求将这些画册平均分发给30个班级,最终每个班级分得的画册都是3个一。如果将一根小棒用来表示一本书,那么请问,2根能够代表多少本书?9捆又能够代表多少?在平均分配的过程中,能够分平均吗?”教师在带领学生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便需要借助“小棒图示解法”这一方式,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呈现,然后将“得数是个位数”这一道理渗透进去,让学生对其进行独立的思考计算。在最终的计算结果中,学生会因为一些问题使得他们最终的商依旧为“30”。这样的结果,很明显能够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将直观图示方法与自己的计算教学联系起来,而是将其分开,没办法领会到具体的内涵。由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需要有效的启发他们,将其进行有机的整合。借由此种方式来使得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会对学生的运算正确率以及运算技巧投以过多的关注,并且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记忆,以此来学到这些技巧。不过学生即使将这些技巧死记硬背之后,如果没有将其运用进实际训练中,那么再高深的技巧也只是空谈。所以教师在教学知识的时候,不仅需要让学生在横向上进行大量的记忆,还需要他们在竖向上进行拓展应用,使学生能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有效的应用起来,以此来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更深一层。
例如,以“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这个小节为例。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会先对这个小节的进行横向学习,比如说练习一些诸如“3*2、6/3、4*2”之类的题目,接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迁移,让学生对“60/3、43*2”之类的式子做练习。但是为了使这样的方式有用,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其进行有效的探究,并且在迁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无论什么形式的整数乘法或者是除法,意义都是一样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难点进行突破,要明确学生因为年纪以及实际水平的缘故,对于乘法或者是除法都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到位;其二,便是学生在学习十进位值制的时候,并没有对其原理真正的吃透,而且对于这些计算的结果、表示方式与形式都没有认识清楚;其三,便是学生在结合这些知识,并将其整理归纳出数学思想之后,没有有效的应用进实际训练中,且这样的一种应用意识还是极为薄弱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懂得将已学的知识有效地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且在经过有机整合之后,进行实际训练,以此来使得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想要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就需要对现有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对其中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再采用有效的方式,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采用直观教学方式以及有效结合已学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