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品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第二中学,江西 上饶 335100)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一直是该阶段教育工作的难点之一,一方面所涉及的知识点增加,初中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在初中阶段还保留着小孩子的一些天性,时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认真听讲等问题,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来创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标的框架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中,由于数学知识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就牢牢记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在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设起高效的沟通桥梁,而通过构件高效课堂,一方面可以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初中生对于数学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
高效课堂概念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在新课标推行的初期相关的从业人员就开始尝试进行高效课堂的建设工作,经过不断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一种是“3510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对课时进行了优化,前35分钟的时间中,初中生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在后10分钟内分发新的导学案,从而形成课上——课下——课上的循环模式。另一种就是“问题引导模式”其主要对知识的传授方式进行优化,以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模式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初中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的结构比较简单,老师只能通过黑板来展示知识点。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型的教具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比如说投影仪、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播放机等。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型的教具,以改变课堂结构的方式调动初中生们的各种感官。这里以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平行四边形”一课作为例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平行四边形,并介绍了一些平行四边形的特殊变化,比如正方形、菱形等。初中生在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很陌生,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平行四边形变化特殊变化的动画视频,初中生通过观看视频,以最为直观的方式来了解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一方面提高了初中生对于该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创立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教学活动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老师从知识转播者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初中生之间进行交流,并且通过设置问题等方式让初中生自行解决问题。比如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节中,教师可以提出“想想身边哪些事情可以用到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等问题,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讨论,并且将讨论的结果总结成书面材料,教师在课程的最后对于同学们总结出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让初中生进行充分思考,从而可以更为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公式是如何推导的以及公式的使用情况等方面,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而在高效课堂模式中,大大提高了实践的地位,将实践与理论提升到了一样的高度,借助于丰富的实践活动,初中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中的知识点,并且体验到数学知识所带来的趣味性。比如说在初中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一节中,初中生初次接触到函数的概念,难免会产生距离感,因此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老师就要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互动来帮助初中生理解一次函数的知识。通过贴合实际生活的举例让初中生自觉运用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案例:学校新进了一批桌椅,小李发现这些桌椅可以根据身高的不同来调节高度,他测量了桌椅高度的四个档位,并对应了四种不同的身高。通过设置这种情境让初中生根据身高与桌椅高度的比例关系来绘制出函数图像。借助于这种生动的案例让初中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实际用法,提高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科目教学中构建起高效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给予高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