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玮 山东师范大学
技巧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表现出了团队精神、表现力和美感、精巧、高难度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将其定义为音乐伴奏,以跳跃、托举、翻腾等为主要内容,用标语、基本手姿和舞蹈动作充分展示技巧啦啦运动员运动技能的一项运动。
我国技巧啦啦操的发展、竞赛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于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和Nation两大组织国家啦啦队的帮助和支持。中国健美操体操协会(以下简称"健美操协会")于1992年成立。全国啦啦队竞赛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技巧啦啦操比赛,选拔青年优秀的啦啦队和优秀运动员,代表我国参加国际比赛。在国家啦啦队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国啦啦队委员会将全国啦啦队管理水平设置到省、市、基层和学校。
目前,我国的技巧啦啦操比赛的评分标准主要依靠于"2010-2013年全国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和"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两套规则。这两套规则不仅适用于中国蹦床技术协会的技能啦啦队,也适用于我国健美操协会大学生技巧啦啦操的比赛。这两套规则在比赛、比赛组、难度类型和得分、奖励和设置内容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啦啦队竞赛规则于2001北京颁布实施《中国学生啦啦队比赛评分规则(第1号)》;2004广州颁布实施《中国大学生啦啦队比赛评分规则(第二版)》;2006广州颁布"国际啦啦队比赛"《北京啦啦队比赛评分规则》(2006—2009版);2009颁布并实施2010-2013年全国技能啦啦队比赛规则。
在2009项全国技能和技巧啦啦操锦标赛中,有13支啦啦队。由于两场比赛是蹦床协会的初始阶段,比赛规则和比赛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扩大。
2010,为了促进技巧啦啦操的全面普及,中国蹦床技术协会首次加强了技巧啦啦操的推广与普及,首次将分区与决赛相结合。全国啦啦操联赛于2010年9月开始,在西南、西北六个种族,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等地区举行;决赛在无锡举行。
随着技巧啦啦操的推广和新的竞赛制度的实施,2010届全国啦啦操联赛,我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技巧啦啦操项目的参赛人数超过116名。从团队地区分布来看,华南地区队伍最多,为57支,而西北和中部地区是14支,这表明在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中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
自2001年第一阶段的技巧啦啦操比赛规定颁布以来,共颁布了4版规则,并组织了一大批教练及裁判员进行学习。自开展第一届技巧啦啦操比赛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13次全国性的技巧啦啦操比赛,选出的优秀队伍代表国家参加了6次国际比赛。随着技巧啦啦操在我国的大力推广和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技巧啦啦操在我国的规模及参与人数也在不断扩大。然而,在我国技巧啦啦操的推广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技巧啦啦操在我国的发展进度,积极发现啦啦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进行解决,才是推动技巧啦啦操更迅速发展的重点。
2010,中国建立了全国啦啦操联赛系统。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全国技巧啦啦操联赛正式启动,截至2015年,已由来自6个种族的数千人迅速发展到数万个竞争领域。竞争机制的建立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技巧啦啦操运动正逐步走向正规化、多样化、产业化。
目前,技巧啦啦操的比赛规则和培训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美和普遍,今后应将国家协会的管理与技巧啦啦操的需求相结合,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技巧啦啦操运动,提升思想,改变观念,采用更优的培训和推广手段,促进技巧啦啦操的进一步发展。
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培训和竞赛项目是技巧啦啦操运动发展的重点,应更加注重发展技巧啦啦操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发展技巧啦啦操的表演市场,要严格把控教育培训质量,努力以质量取胜,吸取其他国家的培训和竞争经验,发展中国特色的技巧啦啦操产业。
在技巧啦啦操的发展过程中,媒体推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人们了解和喜爱技巧啦啦操的重要方式,也是技巧啦啦操推广的基础,应进一步加强对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媒体推广。同时,提高该项运动教练员的培训质量,应扩大教练员的数量,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水平,根据社会需要开展技巧啦啦操运动的技术讲座和学习营。
近几年来,我国的技巧啦啦操发展快速,大力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与世界上一些技巧啦啦操强国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体育体制的不完善、体育行政机构管理职能的不足、专业技巧啦啦操行业优秀教练员的缺乏,都是影响技巧啦啦操发展不够普遍迅速的重要原因。充分认识目前技巧啦啦操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缺点,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是进一步扩大我国技巧啦啦操规模的重点。随着技巧啦啦操运动的加强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新啦啦操竞赛制度的实施,相信我国技巧啦啦操的普及和推广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