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思考

2019-11-26 00:38:27万伟庆山东现代学院
灌篮 2019年15期
关键词:战术心理素质高校学生

万伟庆 山东现代学院

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与竞技性,只有足球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战术意识,才能够在比赛过程中加强足球的掌控,加强整个比赛局面的掌控。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大高校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比较低下,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也比较欠缺。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才能为提升学生的足球能力打好基础。

一、高校学生足球运动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一定的攻守转化意识不够

足球比赛是一项对抗相对激烈、回合相对较多、速度相对较快的比赛项目。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掌控球的队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球推进至对方半场,而场上的其它队员也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寻找进攻机会,防守队员也要在第一时间退回到自己的防守区域。也就是说,在足球比赛过程中,所有的足球运动员不仅要保证自己的跑动速度,还要在跑动过程中不断的调动自己的大脑对现场情况进行判断、支配自己的行为,要么进攻、要么防守、要么抢截。如果缺乏一定的攻守转化意识,将很难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与调整赢得比赛。

(二)缺乏足够的防守意识

在足球比赛过程中,对于进攻以及防守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例如,面对对方五花八门的进攻套路,防守方必须要随时调整己方的防守方式以及防守形式。即场上所有的队员都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去对抗,都要有足球的战术意识去判断对方的变化,都要有较高的防守技战术来应对对方的变化。在足球比赛场上,如果有一方没有跟上场上的节奏,那么整个球队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如果个别队员缺乏强烈的防守意识,只能照顾到相对位的球员而无法根据场上的动态变化来调整防守策略,那么将会限制整个球队足球能力的发挥,甚至给到对手以可乘之机。

(三)进攻方式单一

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现状,进攻方式单一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国内的足球水平一般、球员所处环境不甚理想决定了无法为学生持续性提供高规格的比赛与训练。再加上技术能力以及足球技战术意识的欠缺,产生了面对阵地进攻、密集防守破门方式单一的现象。并且,在这种现象中,很多球员也只会长传冲吊,等到达对方防守半区的时候,努力寻找对方球员的失误,判断破门得分机会。此时,如果对方防守队员紧盯重要球员,那么整个球队也无计可施,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进攻方式,最终只能通过短传渗透、边路传中等方式来改变这一困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学生缺乏足球意识,在比赛过程中对于局面的把控力度不足,无法灵活改变转动思维,面对瞬息万变的局面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高校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高校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学习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学习,通过科学理论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仅可以对科学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还可以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所以在实际的足球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特点,针对性的制定组织训练计划,尽量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练习以及身体状况,避免因为考虑不充分而影响训练效果,甚至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果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显著提升高校足球教学效率。

(二)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心理素质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高校足球教师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按照系统性、长期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从高校学生进入球队的那一天起,就要做好系统的心理训练计划。其次,高校学生在足球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五大运动障碍:第一缺乏较强的情绪控制力、第二意志力不足、第三比赛中注意力不集中、第四缺乏自信、第五没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高校足球教师要客观分析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和障碍,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后,心理素质的训练,应当与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只有将心理素质训练融入到足球能力的日常训练中,才能够在帮助学生提升技战术与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

(三)在足球课上训练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在足球课上训练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足球技术的掌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在足球课上将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与足球技术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足球技术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各种足球技术的应用条件、应用时间以及应用规范。其次,足球技术不仅是保证战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也是保证学生灵活应用战术的条件。只有学生掌握较高的足球技术,才能够下意识的做出各种合理的行动,传承教师的指导理念。最后,每一次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场地概念和对手观念,即时刻都要具备较高的球门概念,了解队友的技术动作,从而增强合作的默契度,保证彼此配合的协调性[1]。

(四)重视运动智能的培养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重视重视运动智能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关键。运动智能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能力:第一运动感知能力、第二运动记忆能力、第三运动注意能力、第四运动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智能,可以让学生在复杂的比赛环境中及时锁定战绩,进行战术的迅速调整。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运动智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传授学生足球准想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二,教师要与运动生理学以及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人进行合作,确保在培养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第三,教师要善于评价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有效的手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第四,教师要将运动智能的培养与日常的足球训练进行结合,从整体上提升球员的足球能力。

(五)在对抗中演练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在对抗中演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对抗赛也是培养学生足球战速意识的有效方法,每一次对抗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演练来获得经验,找出战斗的方法。并且在对抗演练中,学生还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在每一次对抗演练中,学生也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提升自身的战术意识。第一,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在掌握主动优势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第二,时刻关注比赛场上的变化,及时找准攻防位置和传球时机,保证传球时间、传球力量以及落点、反向的科学合理性。第三,提升自身的判断力和灵敏度,通过对战术的灵活运用来隐藏自己的临场意图,加大比赛场面的控制力度。第四,巧妙运动假动作、假眼神、假节奏,同时多传球、少盘球[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就必须要加强高校学生对科学理论的学习、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在足球课上训练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重视运动智能的培养、在对抗中演练。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脑力与体力的完美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战术心理素质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中间战术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巧用翻边战术
军事历史(1990年1期)1990-08-16 07: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