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策略管窥

2019-11-26 22:40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魏圩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1期
关键词:植树节葫芦丝情境

江苏省泗阳县王集镇魏圩小学 李 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中公认的难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作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乐于表达、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表达,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语言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从人文视角在核心素养下有效开展作文教学,也成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关注的新课题。那么,在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强化作文教学效果呢?对此,文章做出了回答。

一、构建开放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表达情感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真情实感的真实反映,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相比,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点燃学生“进一步认识”的思维火花,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而要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人文拔高和生硬命令为主的作文教学模式,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发掘写作素材,寻找创新思维的节点。同时,开放作文过程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去写作。只有这样,他们写出的作文才会充满真情实感,才具有可读性和欣赏价值。

如在以“难忘的人或事”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使作文写作内容、方向局限于好人好事、熟悉的人和事的范畴,而是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借助各种渠道收集他们感兴趣的素材,放手让学生去写作。如有的学生比较关心时事新闻,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网络渠道收集素材,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或“最美孝心少年”为写作对象,去讲述令人感动的故事。有的学生爱好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目光投向神秘的文学世界,从文学作品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去写作。这样突出作文的实用性、趣味性,开放作文写作空间,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避免学生写出的作文带有政治和泛情感的论调。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各种生活,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通过手中的笔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尽情释放出来。

二、创建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知识和技能教学更为重要。小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他们贪玩好动,耐性不足。写作本来就是一项由外到内吸收、借鉴的精神活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重视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创设,只是将学生安排在一个虚构、无趣的写作情境中去写作,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烦躁、紧张的不良情绪,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师生互动、写作方法的传授,还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给学生的感官和情感以积极的刺激,使学生在多重刺激下产生抒情、写作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写作。

如在题为“植树”的作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影像资料,讲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植树节的由来、一些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领导人在植树节都会开展哪些活动等等,让学生了解植树节在哪个季节以及植树节的意义。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下自己最喜欢哪种树木,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植树节有活动时,你希望与谁一起去植树?在植树时,要带哪些工具,做好哪些工作?如果要想写好作文,该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顺序,文章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如何去描写人物和劳动场面?这样借助多媒体和问题营造能激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的教学情境,可以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观察和理解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关联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和用到语文知识。从作文的角度来讲,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都要在生动的语言情境中、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展和构建。所以,要想避免小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说,词不达意,逻辑混乱,教师就要鼓励小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促使学生打开写作思路,还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美,寻找灵感,提高写作能力。

如在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乐器为例,如葫芦丝,结合一些名家经典抒情写景写物散文,讲述常见的散文、说明文写作手法:运用故事、乐曲或者传说引出葫芦丝这个少数民族乐器,用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式讲述葫芦丝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自己的感受畅谈对葫芦丝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套用这个写作套路,结合自己的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读写摘记等,去写一种他们熟悉的植物(牵牛花、菊花、玉兰树)、动物(猫、狗、兔),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日常摘抄的优美语句用到写作中去。这样以生活为主线,化整为零,让学生去写作,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理解生活的真谛,爱上写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作文高效教学、有效教学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扩展作文教学思路,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在良好的写作情境中去写作,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取得良好的作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植树节葫芦丝情境
快乐植树节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析葫芦丝艺术的发展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回响葫芦丝之声,探寻小学音乐葫芦丝有效教学方法
植树节
倒霉的植树节(上)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