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碧钗
(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福建宁德 355100)
阅读是吸收知识能量、实现个人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初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品性的重要时期,经典文章极具创造价值,开展经典阅读对学生大有裨益。借助初中生现有的文化储备和求知欲望,带领学生开展经典作品的全面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经典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发现意识,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喜爱度,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知识储备[1]。初中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品性的重要时期,经典作品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端正学生的价值观念。经典作品积聚了民族的财富,它是广大学者智慧的结晶,也是优秀文化的有力表现,开展经典阅读能够逐步推动文化传承。
近几年来,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但整体效果仍有待加强,应试教育仍在发挥余热,一些学校只要求学生学习和记忆列入考试大纲的经典阅读篇目,这如同对经典著作进行了标注,学生只要掌握重点,便能应付考试,但却不能使学生形成整体认识。基于这一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慢慢转化成了升学压力,阅读的自主性不断被削弱,这一情况令人忧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典阅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突出,除为了应付考试,会学习相应的经典著作外,学生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更深入地品味经典。外加升学压力的影响,语文教师只注重对教科书的解读,对教科书中罗列的文学著作大多泛泛讲解,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著作的内涵,不能学习经典著作的精髓,缺少理性认知。
现阶段,随着社会网络化的普及,阅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网络小说开始大量涌现。初中生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其对事物好坏的判断通常依赖主观意识[2]。网络小说丰富多样,发表阅读形式简单,而这恰恰满足了初中生的基本心理需求。为此,很多学生会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网络阅读,这一时间甚至超出经典阅读的时间。另外,网络小说的无约束性容易使初中生产生叛逆的情绪。
兴趣是完成学习的根本动力,而强化兴趣培养是提升经典阅读效果的基本举措。教师在实际讲解时,需从初中生的心理年龄与认知层面着手,选择对应的作品,全面讲解。例如,在读《背影》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仔细体会朱自清如何在平淡的语言中融合情感,赋予文章生命。
当前教师在阅读指导中所用的方式较为单一,这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削弱了批判性阅读意识。众所周知,阅读是创造性的过程,它是人类发展生存的精神家园,教师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创造空间[3]。阅读既包含知性教育,也涉及道德和人文精神等内容。部分教师在学生尚不清楚目录和序言的情况下就进行提问和讨论,导致阅读指导无任何趣味可言。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借鉴国外的导向性教育,放下身段,发挥好引导和组织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材料,与学生共同阅读。
经典是一种象征,代表着民族语言。初中在基础教育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担负着提升学生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科学习惯的重任,它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在引领学生个人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在明确教学方向以后,需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经典阅读,使其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从内容上保障经典阅读。教师应引导初中生由“童话世界”转向“现实人生”,从“图片和文字相互依托”转为“纯文字”模式,从学生的心理年龄、认知情况与阅读量出发,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作品,经由阅读和思考不断构建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与科研单位应依照地区教育实际,推荐经典阅读书目,确保其文质兼美、情感丰富。
其次,在制度层面保障经典阅读。朱自清曾说:“受教育的中国人,务必要历经古典训练,只有这样,方能成为真正的中国人。”相关部门应从经典阅读的现有高度出发,落实经典阅读的具体位置。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大量信息经由电视与网络传播,因此,教师应基于初中生自身兴趣及文本阅读愈发薄弱的现实情况,采取合理、可行的制度,以保证经典阅读。在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教师,教师务必要发挥示范作用,并经由考试和评奖等多种方式激励自身成为经典的重要守护者与传播者。
经典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其蕴藏丰富的情感与宝贵的智慧,还因其覆盖的知识面广泛。例如,《桃花源记》让人领略到世外桃源的绝世风采和村民怡然自得的生活;《三峡》又把学生带到波澜壮阔的三峡景观;《钱塘湖春行》使学生在静谧的钱塘湖边领略春天的风景;《安塞腰鼓》又将学生带入另一番景色,使其感受传统民俗节日。教师应一边带领学生阅读,一边拓宽其视野,引导他们成为学识丰富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初中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时期,家长往往对他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把教材之外的所有书籍均定义成闲书,不允许孩子接触,此种行为既不理智,也不正确。学校阅读的时间较为有限,一些长篇巨著,学生无法在学校完成阅读。为此,家长应为学生预留适宜的阅读时间,使经典阅读得以延伸。此外,家长也应和学生共同阅读,为其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当学生阅读某些长篇作品遇到问题时,家长应合理引导,适当讲解,使其体会到作品的独特魅力,并深化彼此的情感。
经典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优化学生的性格情操。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经典阅读培养,有效地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通过经典阅读,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