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跟着古诗学描写

2019-11-26 19:42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杨西小学张亚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29期
关键词:竹子感官古诗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杨西小学 张亚萍

小学阶段学习写作主要以记叙文为主,不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离不开描写,所以能把描写的方法学会,就可以把文章写好。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学习经典是最好的捷径。笔者发现小学阶段学习的古代诗歌就是学习写作的经典范例,我们不妨引导小学生从古诗中学到写作的技巧,尤其是描写的技巧。

一、抓住特点

要想突出写作对象,就要抓住它的个性特点来写,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才能生动丰满,让人读后印象深刻。但小学生写作往往抓不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塑造的形象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某学生这样描写妈妈:“圆圆的小脸蛋上长着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这哪里是个妈妈,分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这样的描写没有抓住人物特点,需要指导他们好好学习。古代诗人用寥寥几句就写出事物形象,这种写作技巧值得小学生学习。

如学习郑燮的《竹石》一诗,这里面抓住竹子的顽强坚韧、不畏风雨的特点来写,不同于竹子的其他特点,如修长柔美、虚心向上、高洁傲寒等,因为郑燮的竹子是“立根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它已经和山岩融于一体,诗人就抓住了竹子的这个个性,让我们看到了那不惧风霜雨雪、千磨万击、屹立不倒的岩竹。引导小学生从生活中观察,能够快速并直接抓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点进行描写。

二、巧用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是必不可少的……观察是智慧最有力的能源”。观察对小学生的写作同样也是最有力的能源,没有观察,小学生不可能形成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也很难写好文章。小学生也会观察,只是观察不能灵活变化角度,需要好好学习。而古诗善于变化观察角度,诗人从远近、高低、俯仰等视角上自如变化,描写非常有层次和立体感。教学古诗时,不妨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上加以学习,提高他们运用观察的能力,从而提高运用描写方法的水平。

如学习高鼎的《村居》一诗,诗人第一句先从俯视“草”这个视角描写,然后再转向“莺飞”的高处描写,从俯视到仰视的角度转变;这一句还是近观,接着诗人又转向远观“拂堤杨柳”。三四两句又转向近处“儿童散学”,再转向高处、远处“放纸鸢”。可以说,诗人在远近高低的观察视角中自由变化,把一幅淳朴宁静、生机盎然的春日村居图描写得美不胜收,令人神往。

三、多用感官

人有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小学生最常用的是视觉,对于其他的感官却很少使用,这对于写作不是个好事。我们经常看到人们评价一些好文章用“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等词语,可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应该要引导小学生改变感官简单单一的这种情况,从小学古诗课堂中学习多种感官结合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描写能力。

如学习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诗人把秋夜的感觉利用各种感官给我们表现出来了。第一、二句,诗人从听觉“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描写了萧萧的秋风吹动了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不禁产生凄凉之感。不但如此,诗人也从触觉“寒”向我们展示了秋的肃杀和寒冷;一般描写都从视觉写起,但由于是“夜书所见”,诗人这样运用感官就不难理解了。最后诗人以“一灯明”给我们以视觉上的描写,从灯明所处的环境——“篱落”,诗人猜测是孩子在掏蟋蟀,以一个欢乐的场景告终。诗人虽处秋夜,视觉描写受到限制,但诗人却从听觉和触觉入手,视觉结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四、动静结合

事物都不是静止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会以一种状态存在,且不说动物和人类会活动,就是山川树木也和鸟兽虫鱼一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静态不是它的唯一,也具有动态这种状态。所以我们要引导小学生观察生活要细致入微,用敏锐的感觉来感受生活。但小学生在写作中不会运用这种方法,还需要教师能好好指导。古代诗人是运用这种描写方法的高手,动静巧妙结合,还会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可以说把动和静两种状态运用得出神入化。我们不妨借古诗歌教学来学习这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能灵活调整所写事物的状态,使动静能有效结合起来。

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其中一二句动静结合,“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是静景,“乌啼”是动景,以动衬静,描写了夜的静谧凄凉;三四句“夜半钟声”这一动景更衬托了枫桥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寂之感。诗人善于用声音这样的动态来侧面描写夜的宁静,确实精妙。

五、妙设修辞

小学生要想文章写得好,就要经常用到修辞手法,比如常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夸张等手法。因为小学阶段正是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小学生会把自己的体验想象得天马行空,而且每个人都不会重复,每人有自己的个性,如果能引导小学生把这个时期的特殊感觉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表现出来,那一定可以把文章写得趣味横生,充满童真童趣。而小学古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修辞手法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小学生学习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小学生描写的能力。

如学习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诗人描写了一幅夜望洞庭的优美景色。为了突出洞庭湖山水的美丽动人,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潭面”比作镜面,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湖中的山”比作螺,想象可谓丰富,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月夜远望洞庭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其实运用修辞手法要靠奇特的想象力,像李白就喜欢用夸张和想象把笔下的山水描写得豪放飘逸,令人神往。而这个想象力是小学生最靠谱的,我们要指导小学生好好利用自己奇特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把文章描写得生动形象。

写作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一座比较难以攀登的“高山”,有了描写这个重要的写作方法,攀越这座“高山”就像有了一双合适的“鞋子”。我们要好好在古诗教学中帮学生打造这双“鞋子”,让小学生写作能一步一个脚印,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竹子感官古诗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拟古诗”之我见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竹子长得有多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