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 冯美芬
质疑是求知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教育者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够重视。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质疑成为小学生打开语文学习之门的钥匙。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鉴于此,教师需要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真实感受,即使不符合教学观点,也值得肯定。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怀疑,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争取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教学环境。
例如,学习《灯光》这篇课文,教师将介绍作者王愿坚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同时勾画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语句。学生默读以后,很快完成了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全文涉及灯光的描写语句以PPT形式呈现给全班同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就这些重点语句自读自疑,展开细致讨论。有的学生质疑:“为什么作者看到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此时,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有的学生认为:“作者这样说,其实是一种强调。过去他是一位战地记者,经历过没有电灯的日子。现在看到广场上的万盏灯,肯定会感慨万千。”还有的学生认为,“书中描写广场上有很多灯,还有很多宏伟的建筑,可见国家这些年建设多么迅速。作者希望后来人能够珍惜当下得来不易的幸福吧。”教师营造民主的气氛,积极引导学生表达自我的观点,敢于质疑,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读自疑,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同时将话题抛给全体学生展开讨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质疑求异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因此理解文本容易流于表面,不够深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问题情境,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怀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营造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例如,教师讲解《鲸》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投入学习,可以创设既开放又生动的问题:“老师觉得鲸鱼很可爱,想养一头鲸鱼,你们怎么看呢?我该怎么饲养呢?”有的学生说:“老师你肯定养不起,鲸鱼那么大的体型,要吃好多东西,老师你拿什么喂它呢?”还有的学生附和:“就是啊,而且鲸鱼生活在海里,老师你的家里有一片海吗?”教师可以趁此机会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养鲸鱼的可行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尽管有的学生不认可这样的想法,但是大部分学生会展开思考:到底有没有一种合理的方式能够饲养鲸鱼,既不会伤害到人,也不需要费很多钱?教师可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5分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鲸鱼的特殊性,接着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渐渐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学习效果就此提升。
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因为教师面临的学习群体是小学生,需要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特点。上述案例中,教师抛给了学生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养鲸鱼的可行性”,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热潮,最终提升了教学效率。
质疑可以成为教学的助力。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积极运用生成策略,牵引学生深度理解课文。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精彩的质疑水平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让学生感觉自己是被肯定的,引导学生继续参与课堂讨论,最终让质疑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
例如,教师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讲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惜盗取火种,大多数学生都对普罗米修斯的行为表示出赞扬和敬佩。然而在学生中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声音:“老师,我觉得课文把宙斯描写得过于负面了,我觉得宙斯没有那么可恶。”这位学生的观点引来了大多数同学的嘲笑,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表扬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同时让他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这位学生继续补充说:“大家都说普罗米修斯很伟大,可是那是站在人类的角度看待的。如果站在宙斯的角度,明明自己规定天神不能盗取火种,但是还是有人破坏规矩,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又有什么问题呢?”这样的观点引来了更多不同的声音,“对啊,比如有的人家里穷,为了让家人吃到东西,不惜去偷去抢。那这样的人是抓还是不抓呢?难道因为他穷,就可以偷别人的东西吗?”“是啊,普罗米修斯的行为严格来说和偷没有区别,为什么不能惩罚他呢?”面对这样的声音,教师不能直接否定,而是需要引导学生释疑,“尽管偷盗的行为是错的,但是普罗米修斯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利己,而是为了利他,是为了全人类获益。人们感动于他的行为,才会代代传颂,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论事。”文章的新意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生成,同时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并没有一味否定,而是沉下心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且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释疑,让学生能够深度理解课文内涵,而不是流于表面。
总之,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帮助学生以更为多元化的角度看待文本,理解人物形象,在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锻炼了求新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最终提升了语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