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华
数学占据着小学阶段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培养学生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体现了小学教育的创新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原理以及开展意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自主合作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适的问题,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活动当中,以合作的形式解决教师所布置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能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还能达到强化学生合作意识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到“圆锥”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个动画:一只小蚂蚁的房子是一个圆锥体,小蚂蚁想要邀请小伙伴到家中做客,但是不知道自己的房子能容纳多少个小伙伴,请学生帮助小蚂蚁计算房子的体积。观看完动画,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影响圆锥体积的因素有哪些?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开展这种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按照合理性原则对班级的学生实施分组,使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探究小组。教师可以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1]。尽量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在4-6人,使学生能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指导,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实际参与“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2]。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发挥其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在发生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到“圆锥”这个部分时,针对探究“圆锥体积公式”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通过寻找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将圆柱体积公式作为着手点,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有的小组利用白纸制作两个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分别向其中倒入沙粒,对比沙粒的体积关系,探究二者的体积之间存在的联系;有的小组分别设置固定的底面半径和高,分析影响圆锥体积公式的因素等。每个小组的成员应该认真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并针对其提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想法不一致的问题,可以进行共同探究。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从其他组员的发言中发现自己没有想到的角度以及解题方法。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是其得到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每个小组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将本组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展开详细的讲解。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相互结合的条件下,教学评价也应该发生一些变化,体现其多元化以及完善性,以动态评价代替静态评价,突出教学评价的时间性,而不是时点性。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自己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收获和感悟总结下来,形成学习心得,作为自主评价的部分。其次,教师可以让同一小组的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参与探究的情况、发言情况等方面,将这个部分作为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部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果,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将这个部分作为教师评价。
综上所述,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小学教育发展趋势,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巧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兴趣,按照合理性原则对班级学生实施分组,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以及针对合作学习活动构建评价体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展开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促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