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娟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第二小学 新疆 新和 842100)
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写作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 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 让其在指尖翻阅的书页中领略世间百态, 为自己的写作无形中收集了很多鲜活的素材。
语文是一门以阅读为基础的学科,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信息,还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学生阅读,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从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适时地渗透课外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课文《草船借箭》时,我就为学生讲了《三国演义》中其他的几个小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等,学生听到这些故事后,他们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充满了敬仰,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文的质量。然后,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故事,我便让学生将小学生读物《三国演义》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学生都十分认真,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图片中,学生不仅收获了课外知识,还拓宽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不言而喻。所以, 老师应该改变缺乏热情的教学态度, 要不断重视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其次, 老师也应该定期去进修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不断充实自我以去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再次, 老师要努力打造富有吸引力的课堂,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 如播放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等, 为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上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此外,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 对待不同年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旨在提升阅读教学水平。通过这样, 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
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如上述所说,枯燥的课程使本就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小学生更加缺乏阅读兴趣, 加上学生语文素养有限, 更无法对阅读产生好感。在这样的情况下, 老师可以通过情景化教学来打造有趣的学习环境, 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厦门某小学的语文老师在上《南辕北辙》一课中,就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来诠释文章中提到的南辕北辙所带来的现实意义。这样一来,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 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有效学习的一项重要因素,同样是学习效率的原动力。所以,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差异化特性,掌握学生思维模式的兴奋点,利用相应的途径构建与教学相关且有趣的教学情境,构建和谐愉悦的学习空间,从根本促进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得到切实的情感体会。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阅读,逐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投入到喜欢的书籍阅读中去。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喜欢看插图类的童话书籍,那么教师就可以多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童话书籍,并在本班开设图书角,供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书籍带到学校来,让学生互相借阅,并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但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有很多可以拓宽视野,吸收知识的机会。我认为学习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们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才能运用知识,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们教师应该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积累课外知识。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熟悉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间留的不宜过多或过少,应该根据课文长短的内容来留时间。随后,老师就应该适当的减少课堂阅读的时间,以此来慢慢锻炼学生阅读的速度。布置课后阅读。要想增加阅读量,锻炼阅读速度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老师留的那些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课下的时候,老师也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要求学生把课余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可以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老师推荐的书籍。养成阅读习惯。所以,老师应该督促学生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阅读的时间,坚持下去,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会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文学性的、常识性的、说理性的、科普性的等等,学生读好这些文章在整个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教师要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作息有规律,该阅读时专心阅读,该休息时及时休息,该游戏时快乐游戏,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安心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