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新江中学,广西 南宁 530203)
从微课入手,将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教学理念融入到农村教育教学之中,让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教学理念为农村学生所共享,这将更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学的竞争力,这将更有有助于提升农村学生的核心素养。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微课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生,一是教学时间较短,通常在3-5分钟的时间完成一个主题的讲解,教学内容较少、教学目的性较强,即一般一个微课视频便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的。微课的上述特征使其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因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在知识呈现方面具有碎片化的现象,而微课便可以针对这些碎片化的语言知识点进行一一讲解,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文言文知识的攻克。同时,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长上较短,这就使得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课的观看与学习,以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习时间化零为整,实现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显著提升。同时,随着微课资源在网络资源中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优质的文言文教学网络资源开始出现,在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网络中的优秀微课作品展现在农村学生的面前,或是在借鉴和参考优秀微课作品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微课的录制,将更有助于农村文言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之中,融入微课教学模式是十分值得尝试的。
那么,在新时期的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发挥微课的教学价值呢?如何才能使微课真正促进初中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呢?我们认为从以下角度入手进行微课的尝试与利用是值得思考的!
对于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农村初中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是有着较强的惰性的,是缺少文言文预习与复习意识的。很多学生表示,即使自己想围绕文言文展开预习和复习,但由于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并不能在其预习和复习中给予其有效的方式,所以即使自己遇到学习困难,也解决不了,索性就放弃了文言文的预习和复习。这样的问题在农村初中生身上是普遍存在的,而只有解决了这样的问题,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建议在学生自主进行文言文的预习时,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而使学生在微课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微课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疑问写在笔记本上,带到语文课堂之中。例如当教师希望学生围绕《小石潭记》展开课前预习时,教师就应该将相应的视频推荐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微课视频的观看过程中懂得这篇文言文中每一个字词的正确发音,使学生懂得这篇文言文每一个断句的节点,使学生明确这篇文言文的学习重点,以及自己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进而让学生带着目标、带着方向地走进每一节文言文课堂。
正如上文所述,当微课成为学生课前预习的重要工具以后,学生就会在微课观看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于《小石潭记》的认知,在微课观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关于《小石潭记》的困惑,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微课视频观看中,学生知道了自己需要在这篇文言文的学习中达成何种目标,掌握哪些知识。因此,学生就会带着上述信息来到语文课堂之中,围绕上述内容与教师展开探讨,与同伴进行交流,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互动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整个课堂教学则可以围绕课前提供的微课内容以教师答疑、学生探讨的良性方式向前推进。
文言文素养的提升是靠不断积累词义、语法结构等内容来提升的,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专项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碎片化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即将一个文言文语法专项录制为一个微课视频,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盲点、结合自己的学习重难点在微课观看中寻找答案。如教师可以按照“常用实词”、“常用虚词”的角度进行微课的录制,如教师可以进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的角度进行微课录制。
从微课入手构建农村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让微课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绽放光彩,希望未来微课能够在农村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