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沈 娟
责任心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十分重要,但是,仅凭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说教的方式显然不够,班主任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德育资源来影响学生、改变学生,提升他们的品质。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它对于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有利于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有效地运用好班级文化资源,让学生耳濡目染,可以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
班级的布置不仅能体现班级学生的整体素养,更能体现一种班级文化。教室布置是一个载体,班主任可以此为平台,以“责任”为核心,将责任融入班级布置中。比如: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可以放一些学生亲手写的以“责任”为主题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责任心小故事。每月一期的黑板报中也可以开辟“责任之星”专栏,每周班级进行责任之星评比的名单可以写在上面,并且每周更新。班级布置中时时有责任的体现,处处有责任的印记,学生每天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学习、生活,无形当中就是一种影响、一种鞭策,在学生心中留下了责任的印记。
班规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与核心。班歌是班级文化的体现,更具有励志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入校后,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新班级的建设,凸显“责任心养成教育”,在家长和学生中进行班规、班歌、班级公约的征集工作。在班主任老师的正确引导下,遵循学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和家长、学生一起确定自己的班规、班歌及班级公约。比如:班规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浅显易懂的“从我做起,做好每件事;承担责任,假设好班级”“小小责任心,和谐你我他”。班歌唱响责任,班级公约约定每一个学生在校要完成的任务。
晨会、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培养、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两个有效时刻,以“责任”为主题,让学生在各样课内活动中感悟责任,将责任心的种子种在学生心里。
短短十分钟的晨会,虽然时间少,但是也可以发挥大效应。十分钟的时间,班主任可以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来讲一讲责任心小故事,演一演责任心情景剧,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悟责任心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打下基础。同时,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开展“做个有责任心的人”为主题的班会课,深入浅出地通过游戏等各类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在班级里、家里、社会上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课外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育人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班主任可以将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融入班级常规管理中,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安排一个班级管理小岗位,在岗位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班级小岗位的设置可以分成三大类:纪律小岗位、学习小岗位和生活小岗位。纪律小岗位中可以设置比如课前小管理、路队小指挥、护眼小使者等岗位;学校小岗位可以安排晨间小领读、作业收交员、图书管理员等岗位;生活小岗位可以安排门窗小主人、节电小能手、桌椅小管家等岗位,按照一般班级管理常规所需,大致可以设置如上三十个岗位。一个岗位可以有多人担任,这样全班每人都有岗可任,同时以一个月为期限对学生的岗位进行评价,在自评、生生互评、老师评价中竞岗成功的同学,不仅可以获得竞岗成功的贴卡,还可以选择新的岗位进行责任体验。反之,竞岗未成功的同学继续留任,直至岗位实践成功为止。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发动家长,成立一支家长志愿导师团,利用自己的职业和特长,利用晨间故事会的时间来班级给学生们上一节有别于学校老师的课。我们可以邀请从事护士、医生的家长,让他们给学生们讲讲看看自己的、身边的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主动承担的故事和视频。我们可以邀请退休的爷爷奶奶来校给大家讲讲老一辈同志的历史、革命生活,让学生感受责任心的崇高。我们也可以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班给学生们讲讲他们的岗位故事,一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二来也让学生在一个个职业故事中体会责任的重要。
父母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班主任可以指导家长志愿导师团利用周末的时候组织学生出去走走、看看、做做,在走、看、做中不断明确自己可以担负的责任,不断地主动去承担责任,甚至班主任就可以指导家长在家中让孩子承担作为家庭一员,在家庭当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家长可以让把每天洗完的任务交给孩子,让孩子每天去体验、实践,在过程中理解责任,在行动中提高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心。
现在许多学校都开辟了校园菜地分给各个班级承包,班主任就可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班级的菜地分成几小块,每一小块菜地由不同的小组负责,每一小组又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除草、播种、记录、浇水……每日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或午休时间看护菜地,每月进行菜地的评比。通过学生对菜地的养护、小组的竞赛中,不断增强学生对自己菜农岗位的责任心。
此外,根据地域特色,笔者的学校有蚕桑坊,每年组织班级、学生进行采桑养蚕活动,养宝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喂食,还要清理蚕床,为蚕宝宝搭蚕山让它吐丝结茧。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基地,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蚕宝宝的养育工作,每人养五条蚕宝宝,每天进行看护、养育,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培养责任心的好方法。
校外德育基地丰富多彩,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进行实践,在与老人相处、接触、照顾的过程中,实践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也可以带学生去职业体验馆模拟,在各种岗位实践体验中,明确各行各业所必须担负的责任,了解责任的重要性。烈士陵园、博物馆、乡贤名仕纪念馆……这些固定的校外德育基地,都能够学生在参访、实践的过程中感悟责任,将责任之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生活中不是没有德育资源,而是缺少发现德育资源的眼睛。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善于发现的敏锐,有善于运用的能力,让各类德育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