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高效策略探析

2019-11-26 16:01:34卢冬梅
读与写 2019年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自主性教师应

卢冬梅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棠浦中心小学 江西 宜丰 336300)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备更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意味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自主阅读是指在有效学习动力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方法进行阅读活动,获得有效知识的过程,提倡学生在阅读中发挥吱声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1]。

1.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良好平台,让学生学会充分发挥自主性、独立性思维能力,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通过自主阅读促进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性[2]。

1.2 有效改变语文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支柱,属于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转变传统意义上语文“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观念,将课堂重新还给学生,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

1.3 促进小学生学习语文。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较为普遍,学生自主性被压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通过自主阅读,学生可以管理自我阅读方式、阅读习惯,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自主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语文学习乐趣,更好掌握语文知识。

2.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高效策略

2.1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自主性。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阅读喜好等为其推荐阅读文本,鼓励学生多读好书,通过好书的独特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与文章和作者进行的心灵上交流,产生对阅读的兴趣[3]。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消除学生对于阅读的畏难和排斥心理,建立阅读自信心,通过积极鼓励和引导促进学生更自主阅读。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自主阅读现状,包括掌握的阅读方法、对自主阅读的看法、目前的阅读情况等,针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高低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调控,积极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自主阅读的乐趣,欣赏阅读内容,提高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制定有效的自主阅读计划,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在长时间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实现小学生自主高效阅读。

2.2 加强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内外学生自主阅读模式的结合,在课内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结合课外有效文章巩固学生自主阅读效果,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自主阅读意识,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个性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整合教材,并掌握学生语言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合理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充分考虑学生阅读感受的前提下,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提出自主阅读教学要求,让学生找到自主阅读方向和动力[4]。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疑问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店等方式在课堂外阅读相关的内容,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丰富学生阅读视野,提高自主阅读有效性。

2.3 开展读后讨论,鼓励分享自主阅读成果

在开展自主阅读训练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独特阅读感受,并记录下阅读中产生的疑问或成果,在自主阅读训练后,分享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自主阅读讨论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通过自主阅读解答问题,并加强小组内讨论分享自主阅读成果,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3 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正式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通过促进其良好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自主性教师应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求知导刊(2017年26期)2018-01-04 16:03:17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谈独立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