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旭
从文化氛围方面来看。本校地处粤东农村地区,从文化底蕴来讲,主要为岭南文化,地方方言为客家方言,不比北方中原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从这个角度讲,学生从小接触到的传统文化熏陶相对较少,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更少。对于偏远的农村学生来说,文学知识积累十分匮乏。
从老师教的方面来看。农村学校的老师相对比较保守,接触新的教学模式较少,许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既不利于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学生学的方面来看。许多高一的学生依然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侧重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由于高中之前的基础教育太差,高一学生几乎没有一点文言语法常识,所以,对高一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文言文来非常吃力,还有很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感觉文言文学习特别枯燥,导致对学习文言文非常反感。
1.明确文言文学习的方向。从学习文言文功利性的角度讲,高考就是指挥棒,高考考纲考察的文言文知识点就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这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捷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首先跟学生讲清楚学习文言文要学什么,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更具目的性。
2.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针对农村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的情况,老师在讲授文言文知识的时候要以字词句为重点。老师上课教学目标要明确,让学生清楚课堂上的重难点。文言文系统性的教学对高一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可以让他们有比较清晰的学习思路,比如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梳理,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老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把这些知识点贯穿始终。
3.通过朗诵来增强语感。朗诵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年代久远,字词和读音跟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异,这对学生朗诵和理解造成很大的困扰,加强朗读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对农村高中的学生来说,在校时间相对充足,可以让学生分不同时间段朗诵文言文,比如晨读、课前读、晚读,习惯性朗诵文言文可以增强语感,有助于整体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4.班级小组合作学习。经过了高一阶段对文言文知识的基础性学习,可以在高二阶段尝试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从而打破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找一些文言文小故事,给每一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这样学起来既有趣,又轻松。老师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每位同学跟全班同学分享自己负责的小故事,然后进行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后,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分享及归纳进行总结,对归纳中遗漏的文言文知识点进行补充,同时对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进行奖励。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5.利用课外作品扩展文言文知识。对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高一阶段应该以课本学习为主,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到了高二阶段,随着学生知识积累的增多,可以适当增加他们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量。关于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老师要先做好阅读篇目的筛选,老师筛选的时候要遵循既实用又有趣的原则。老师督促学生有计划地增加课外阅读量,对农村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1.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本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文言文基础较差,针对这一状况,老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课后及时找学生了解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困惑,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要循序渐进。高中三年,文言文教学应该有整体的规划,高一阶段应该重课本基础,高二阶段应该重自主拓展,高三阶段应该重应试技巧和知识的系统性。这样,高中三年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学生的文言文应试能力和整体素养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3.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学习很枯燥,转变文言文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文言文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文言文中寻找乐趣,在寻找乐趣中想着如何学好文言文,进而高效的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