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富珍
(福建省清流实验小学 福建 清流 365300)
我国教育改革的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共和国民。”陶先生说得更精辟的是:“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质疑。质疑是学生创新性思维获得发展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嘴,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鼓励他们质疑,向老师质疑,和向文本质疑。质疑比解疑更重要,“疑”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提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这种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学生依赖性很强,不善于甚至不会提问题,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发挥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学习被动,思维得不到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改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意思不也正说明了疑问能使自己学业进步吗?因此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质疑。当然这种质疑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会的,这要求教师平日不断培养,做好示范,教给学生基本方法,为今后知识的迁移,学会学习做好铺垫。我认为质疑可分三步进行:
2.1 在教授新课之前,提出所要学习的新课的重点问题,明确目标。如,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我采用了质疑讨论法:第一步,让学生就课题质疑。我将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一一板书在黑板上:①《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是谁对谁说再见?②题目中的“亲人”指谁?③为什么要称为“亲人”?第二步,组织学生交流评价哪个问题提得最好。通过交换意见,学生都能认识到第三问题提得最好。理由是此问题点出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此后,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能就“题”发问,抓住了重点,把握了中心。
2.2 在教授新课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自己不理解,认识较含糊或有自己看法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通过不断地质疑训练,使学生感到学习中处处有问题可提。我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共订学习目标——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生讨论疑难问题。每篇课文重点之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或深刻的意见,学生自主探究难免以偏概全或不能深入地理解感悟。因此,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这是很有必要的。如在教学《放弃射门》一文时,有学生质疑:“福勒放弃射门,对不对?该不该?”其实这个问题就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在学生发表意见后,我让持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一组,然后要求学生:①从文中找出说明自己观点的重点句、段。②结合课外阅读及生活体验说明自己的观点。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最后让持有不同观点的两大组展开辩论。学生在辩论中体会到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
2.3 在教授新课之后,总结升华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总结性或拓展性的问题。这将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如学习《跳水》一课,临近尾声时,一位学生质疑:“还有别的办法让小男孩得救吗?”再如,学习《雨来》一课,我在总结时,学生提问“雨来还有别的逃生方法吗?”这些是多么可喜的问题啊!七嘴八舌出真知,生动、幽默地道出了合作探究的妙用。萧伯纳先生说过:“倘若您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这些问题的提出,让他们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而且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
有些学生心中有问题不敢问。主要是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或讲不清楚,被别人嘲笑。为此教师应特别保护、鼓励学生偏离教案之问,超出教师现有知识之问。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才能使质疑的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创造的愉悦。树立起“我也能发现”“我也能创新”的信心。从而乐于思索。如此良性循环,学生一定受益匪浅。
当然,教师也要把握准绳,引导适当构疑。当面对学生提出的“太阳对人类不是也有害吗?”“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责任全在于他自己吗?”“狐狸能骗到乌鸦口中的肉,不正说明狐狸的聪明机智吗?”等这些不同往常的问题时,我们教师应思考,是不是我们在文本意义引导方面出了问题?教师要在强调学生个性化阅读,尊重个性化体验的同时,不应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原有的意义构想,不能随意突破文本界限。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构疑”,只有正确引导学生质疑,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是叶澜教授早就发出的呼唤。那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质疑吧!我们教师习惯了说教,忽视了聆听;习惯了高高在上,忽视了蹲下来。让我们走近学生,彼此平等地教与学。聆听他们的各种奇妙的质疑,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聆听他们纯洁的生命拔节而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