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皓岚
学习小学体育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需要锻炼一个好的身体,更是压力的释放,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调节教师和学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用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达到体育教学和心理素质教育结合的目的,帮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早早把情绪分为基本的两种方式,并且认为“喜生与好,怒生与恶……好物乐也,恶物衰也。”由此可见,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帮助人精神状态良好,从而体力充沛,人的活动能力、反应能力相对也强,人们在运动后做事效率高。而相反消极的情绪人的精神涣散,注意力不能集中,时间长了身体情况也会不好,做事效率差。情绪是人类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对身边的人事物是否符合心中所想的态度。而人的情绪会被环境、人的身体情况等等方面所影响,但是发生的快,转换的快,消失的也快。然而情绪的产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积极正面的情绪帮助学生有个精神饱满的状态,此时的学生身体反应力强,动作协调,从而可以有一个好的体育成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好情绪规律就能帮助学生最好的发挥自身实力。
举例来说,当教师细心发现学生情绪不高的时候,进行询问或者利用其它方式帮助学生度过情绪低落期,学生此时的体育成绩就可能只是会比其他同学落后一点。如果教师单一教授课程,完成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情绪如何,极有可能学生体育成绩落后一大截,还有可能会不注意身边器材而受伤。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是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会在实际教学中相互影响并且发挥作用。作为教师的想法是想把自己所学教授给学生,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班级里面的体育委员共同合作才能完美实现。班集体既需要有明确分工,有需要在这其中有稳定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得全班学生有团结精神,共同朝一个目标努力。班级在一个稳定的人际关系中发展,教师才能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学生也才能用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班级当中同学们相互追赶,一同朝正面的方向前进。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种人际关系,就是学生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结成的伙伴,这种关系一般有两种明显特征,其一,当这群伙伴中某个人的目标与这个小集体的目标一致的时候,两者就能奇妙的互相发挥作用,带动这个群体中其他的同学,调整自身和集体不符合的表现,并努力向集体的目标努力前进,这个时候伙伴间的人际关系对于教学起正面作用。而第二个方面,当某个学生对于教师的行为或者体育委员的行为不满时,就会引发学生之间相互嫉妒,当出现某些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教师或者委员的处理稍有不当,这个小群体的人际关系就会与整个班级发生争执,从而导致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都有不好的情绪影响,学生会在学生方面消极对待,在这个时候小集体对于教学就会产生反面作用。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不仅仅在班级设立了体育委员,还分别设置了四个体育小组长,其中小组长莉莉深得小组的欢迎,一次教师布置教学任务,让体育委员分别将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和慢跑四个任务发布到四个小组,而其中被体育委员分到慢跑的莉莉组,在与体育委员沟通后还是没有变化很是不开心,不仅仅整个组不去慢跑还在之后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后极其不配合,从而产生了消极影响,最后经过教师的调节决定每个时段四个小组换一组运动,最终莉莉组的情绪恢复到常态,正常学习体育课程。人际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心里表现,它是在人们相处之间逐渐建立起来,人类不能缺少的一种需要。而体育课正是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社会表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有足够的体育专业知识,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坚实的专业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技能同步知识共同教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想法以学生为主体,侧面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终生需要的体育技能,培养正确的锻炼习惯。想要做到真正提高的基础教师要做到自身专业素养有坚实的基础下,还要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生硬传授给学生这种传统教学观念“注入式”学习法彻底摒弃,从而真正做到教师自身和学生共同全面发展。
例如,因为张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极强,并且一旦教育改革就根据教育方针及时学习,总结经验再结合实际生活有效对学生教学,张老师的学生体育成绩普遍优秀,并且学生对体育都有积极情绪。而王老师是一位老教师,总是认为体育就是锻炼身体的普通课程,不用根据教育方针做什么改变,完成教学任务就足够,王老师带的学生也对体育不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都不理想。
总而言之,社会还在不断的发展中,现在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其中在小学时期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习惯,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极为重要,这就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断掌握新的技能,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全身心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