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梦婷
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讲授,忽视学生主体参与,导致学生对于音乐课积极性不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有待提高。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都要求小学教育中要加强音乐教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其综合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是由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提出的新式教学法,其倡导通过游戏教学的模式,将舞蹈教学、音乐教学及语言教学三位一体,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人的天性,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被充分调动,并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契合。奥尔夫教学法对于提升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实际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效果。传统音乐教学中,任课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将大量的音乐知识教给学生。诚然,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奥尔夫教育理念认为,音乐教育应集语言、舞蹈、动作和音乐为一体,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音乐活动,重视孩子们创造力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小学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坚持先进理论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储备,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节奏和旋律的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施节奏和旋律的教学。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音乐课《敲起我的小木鼓》一课中,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富有动感。学生们可以进行节奏听辨训练,通过演唱、欣赏、律动、演奏等活动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风格差异。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协调性得到训练。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简单的动作加入歌曲。在过程中使用奥尔夫乐器进行教学。奥尔夫乐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打击乐器,一种是音条乐器。当双响筒、串铃、三角铁和铃鼓等被学生用作音乐伴奏时,小朋友们在音乐中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了,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被提升,同时也让学生的乐感得到强化,创造力得到培养。动作节奏学习及训练就是借助音乐伴奏,引导学生伴随着极具律动性的节奏舞动自己的身体,顺其自然地实现音乐节奏学习。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让学生们不禁哼唱,甚至舞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课堂效果。
小学生好动贪玩,喜欢游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共赢意识。比如在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曲目《左手右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朗诵法、分句教唱法、整体跟唱法、律动法进行教学外,还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组织歌曲表演活动。左手右手有什么力量呢?浏览歌词:左手代表方向,右手代表希望。左手加上右手,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这么好听的歌曲只有唱没有演怎么行呢?教师开始进行分解动作讲解,带着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表演唱。最后鼓励学生分小组上台表演。通过歌曲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团结和小组合作的力量。而且表演唱可以让学生都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最后进行德育渗透: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结起来,能够战胜困难和挫折,取得胜利,升华教学内涵。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有新的教学方法相匹配,运用奥尔夫教学法,教师要开拓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形式。音乐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那短短的四十分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延展,扩大学习范围。比如当下有很多授课平台和直播平台,教师可以录制相关视频供学生们学习,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空间,更延长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让音乐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局限在那四十分钟里;组织相关音乐节或音乐比赛活动并设置一些奖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参与度。通过相关比赛和活动,不仅能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更能提升其舞台表现力和培养他们勇敢自信的品质,使其更加热爱音乐、热爱生活。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可知,奥尔夫教学法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综合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值得学习和运用于日常小学音乐教学课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应当认真学习其理念,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其音乐素养,助其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