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武术文化传播之新路径探究

2019-11-26 11:32胡月陶轶成都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35期
关键词:武术受众互联网+

胡月 陶轶 成都体育学院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跨界整合、精准运营已经成为传播武术文化的新常态,使得武术文化的市场传播能够被不同的人群所接受,更有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那么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网络大平台,把优良的武术文化传播给民众,从而促使武术文化更加高效地传播,最终提升中华武术文化认同效益,实现人们对武术的认同,是业界专家和学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探索的一个新型时代课题。

一、“互联网+”武术文化现状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武术文化的传播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配以武术表演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华武术的魅力。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代代武术传人的心血和汗水。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对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促进武术运动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武术出现了传承危机。如:武术文化的传播存在一种假繁荣的现象,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甚至有人认为武术就不具备文化。所以在面对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和国内自身形式下,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迫在眉睫。

如今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加强对民族武术文化精神的传播迫在眉睫。武术文化的传播: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适时转变发展理念,并以中国武术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进行国际化宣传与推介,才能促使其重新找回中国武术的海外传播主场优势[1]。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武术文化传播信息质量问题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信息资源的真实度有待甄别。现如今,武术网站中信息内容大多千篇一律,网络上发布的各种各样的武术信息是否真实严谨,我们不得考证[2],给受众造成极大的困扰,对信息的真实性感到迷茫。

(二)武术文化传播方式过于单一

大大小小各种不同网站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和使用武术文化资源。但由于网站的传播方式过于单一,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过于笼统;内容有所讹误等,从而给武术文化在传播上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忽视受众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或次终端。然而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了。为了武术文化能够更好的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受众的需求,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和相应的内容,才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3]。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互联网在给武术文化传播带来正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负面的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把握发展苗头,打造武术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武术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武术文化传播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路径,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武术文化传播潜力的双边关系。

(二)建议

1.加强网站管理

武术有着众多的流派,从而衍生出了极为庞大的文化体系[4]。我们应对武术的流派、拳种、器械等进行分类整理,寻找新的武术文化传播的切入点,强化武术文化内容的整合,着力于将武术文化发展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进一步扩大武术文化传播的市场。

2.融入创新、打造武术文化品牌效益

品牌是产品的灵魂,在消费者心目中,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打破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形式,提升传统武术文化品牌效应,利用更多的网络平台,发展武术品牌文化的传播效应。

3.受众至上,满足受众的健康需求

要实现人和媒介的合一,打破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身份界限,借助传播媒介,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接受信息,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武术文化在传播之前,要重点关注民众的喜好,根据不同的需求,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与偏好,做好使各个层面的观众都能够接触个到不同层面的武术文化氛围。

猜你喜欢
武术受众互联网+
中华武术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