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培思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为了满足社会对体育教学人才的需求,我国各院校在近年来加大了对体育高考生的招考力度,而一些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纷纷将其作为升入高等院校的突破口。在近十年内,我国高考体育生的数量几乎每年都呈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为了顺应这个趋势,各地高中都纷纷提升了对高考体育生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不仅在场地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在体育教师培训等相关师资力量建设上也采取了非常主动的态度。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的是,重视度的增加并未使高考体育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高考生训练的科学开展,本文选取邛崃一中为切入点,对于该校高考体育生的训练现状进行全方位梳理,从中找出制约体育生训练的深层次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策略予以应对。
本文以邛崃一中高考体育生高三的训练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该校高考体育生在训练中的态度和看法、体育训练硬件设施、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和训练计划安排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1.专家访谈法
在调查过程中,本人以此课题对该校高层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得出他们对于高中体育生训练的态度和发展看法。
2.文献资料法
以“高考体育生训练”为关键词在各大数据库进行索引,将所得资料进行分类储存,并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摘抄。
3.问卷调查法
以导师的意见为基础,参考所收集的其他文献,制定《邛崃一中高考体育生训练开展调查问卷》。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到了55份,回收率为91.67%,其中47份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5.45%。
4.逻辑分析法
在本论文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归纳、类比、演绎以及综合等逻辑分析,并对相关数据作了深层次的讨论与探究,对本论文的数理分析有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1.高考体育生的训练积极性调查
邛崃一中高考体育生在训练主动性方面整体上是比较低的,选择迫于无奈的学生达24名,占比为51.1%;选择很少主动的为12名,占比为25.5%;选择比较主动的为8名同学,占比为17.0%;排在最后一位的是选择非常主动的同学,只有3名,占比仅为6.4%。该组数据表明,邛崃一中学生对于训练的主动性是比较低的,很多学生是出于文化课学习成绩大幅提升无望,只能转向借助体育来实现升入高等院校的心理。虽然邛崃一中对于高考体育生的训练制定了比较全面的标准,但是许多学生在训练中心不在焉,投入度比较低,认为反正凭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无法升入更好的学校,普通学校只需要正常的训练强度即可。
2.体考生训练计划的制定及实践情况调查
邛崃一中提考生绝大多数都采取被动接受教师安排的训练方式,选择不制定个人计划的学生为6名,占比为12.8%;选择很少制定灵活训练的学生为8名,占比为17.0%;选择制定但很少遵守的学生为31名,占比高达65.9%;选择制定并严格遵守的学生仅有2人,占比只有4.3%。数据表明学生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并不理想,绝大多数学生的训练自律性较差,制定了训练计划之后不能坚定地予以执行。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提升工作强度,协同相关人员加大对学生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方面的监督。
数量充足、质量上佳的运动训练场地是保障训练效果的基础性条件,邛崃一中作为成都市的重点高中,在教育资金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该校现在已经具有400米塑胶跑道一条,100米塑胶跑道2条,塑胶篮球场地10块,塑胶足球场地1块,标准化体育馆1座。从数量上看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体考生进行日常训练对于场地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的体育馆现在已经被改造成教职员工进行乒羽运动的专用场馆,标准篮球场地被分割成3块羽毛球场地,以及1块乒乓球场地。很少向学生开放,就算是在特殊天气情况下,学生也只能取消训练计划,只有少数马上面临测试的“重点学生”才能在进入体育馆进行简单的拉伸训练。
1.邛崃一中体育高考生数量逐年增加,在训练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科学,但是学生质量却逐年滑坡。学生不仅训练主动性低,而且自律性比较差。
2.邛崃一中在体育训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体育馆学生利用率过低。训练器材数量虽多,可更新较慢,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3.邛崃一中体育教师在学历水平和年龄结构上都比较出色,但是由于在训练中采取的教学模式比较僵化,学生认可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