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析疑

2019-11-26 11:24马冬晴
文学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温故前人论语

马冬晴

一.问题的提出

《论语》一书是记录孔子言行思想的语录体著作,《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此书载录了大量隽永精妙的格言警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可谓家诵户弦、妇孺皆知。

书中的部分内容,多年来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不同年代出版的各版《语文》教材,虽然课文标题有“《论语》六则”、“《论语》十则”、“《论语》十二章”(现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等细微区别,但是细心的读者很容易发现,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初一年级(或七年级)的语文课本里。让初习文言文的学生,一开始就接触《论语》,选编者或许有其深意。有意思的是,选录的内容中总少不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这固然与它的脍炙人口有关;更重要的是,这两句话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理清二者的关系几乎是每一个求学者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学习方法或态度问题,更是关乎学习方向和目的、结果等等更为重要问题,初中学生如果能够早一点对此有一个较为深入的、清晰的和理性的理解,相信对完善学习方法、提升道德情操以及扩大思想视野都极有好处,这也许正是体现了选编者的良苦用心所在吧!

这两句话理解起来并不容易,然而,教材的注释却极为简略,仅仅注明“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至于为什么会导致“迷惑”或者“疑惑”却没有清晰的说明,而且“迷惑”与“疑惑”意义相近,难道孔夫子仅仅是为了避免用语重复而分别用了“罔”和“殆”?不对“学”与“思”的关系作深一步的阐释,不对产生“迷惑”或者“疑惑”的原因加以揭示,恐怕难以达到深入理解的层面,反而容易被字的表面意义所迷惑。

陶渊明《移居》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笔者不揣鄙陋,借此提出一得之见,以求抛砖引玉。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一是较为详细地介绍前人的主要观点,廓清字义上的迷雾,以求对这两句字面意义准确把握;二是理清“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从思想层面上对此两句有一个更为深入和清晰的理解。

二.前人的主要观点

准确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关键在于对“殆”字的理解。“罔”同“惘”,是迷惘的意思,一般没有异议,历来的学者对“殆”的理解则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殆”取“尽”义,引申为人的精神疲惫(筋疲力尽)。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引汉儒包咸之说:“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梁代皇侃《论语义疏》、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大体同此。

第二种意见以“殆”为“危险”之义,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说:“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其一,非学也。”把“思”和“学”分别理解为“求诸心”、“习其事”。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也采用此说。

第三种意见将“殆”理解为“疑惑”。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通说上》“殆”之条说:“思而不学则怠,谓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又曰‘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殆,犹疑也,谓所见之事若可疑则阙而不敢行也。《史记·仓公传》:‘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殆亦疑也。古人自有复语耳。字亦作‘怠’,《庄子·山木篇》‘侗乎其无识,傥乎其疑殆,‘怠疑’即‘疑殆’也。”

纵观以上三种主要意见,“疲殆”、“危险”都是“殆”字的常用义项,但从两句话的整体意义来看,这两种理解都有失迂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主要论述“学”与“思”不可偏废,否则收效甚微,而“疲怠”则是强调人的精神状态,与原文主旨恐怕难以密合。朱熹将“学”与“思”分别解释为“习其事”和“求其心”,倒也简明扼要,让读者更易于理解二者的鲜明区别和各自特点,这是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而以“危险”释“殆”,并指出“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是说没有具体可感的事情相参验,心中便会感到不妥当,此说原也可通,但从指向现实处境的“危险”引申到形容心理状态的“于义未安”,稍显迂曲,不如王引之的说法明白晓畅。《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孔子的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劝学篇》也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也都是强调“学习”对“思考”的重要意义,指出“思而不学”导致“无益”这一结果,至于“疲怠”、“危险”都不是关注的重点。而且,他们都提及思考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显然是“乐此不疲”了,又怎么会去告诫我们“思考”会使人“精神疲殆”呢?

王引之博采先秦两汉典籍的语言例证(包括出自《论语·为政篇》的“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一句),总结出“殆”有“疑惑”之义,指出“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思而不学,则事无征验,疑不能定也。”理解上洞达透彻。以此理解为基础,可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一句是苦于参考内容太多而无所适从,后一句则是苦于参考内容太少而无法验证参详,二者在意义上正好相互补足。教材采用了王引之的说法,这是极为审慎的。只是,限于教材的篇幅和体例,它的说明文字过于简略,对初识古代典籍的中学生而言,理解上依然有不少困难,这就有必要再深入一点理解“迷惑”与“疑惑”两者之“惑”的细微差别。下面便从二者分别产生的原因来加以说明。

三.“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及其启示

“迷惑”与“疑惑”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它们的解释分别是:“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疑惑——怀疑困惑。”仅从字面上还是难以看出它们的内在差异。这就需要进一步从思想层面来辨明“学”与“思”的关系。

梳理“学”与“思”的关系,可以先看同样出自《论语·为政篇》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句。在“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温故”是行为,“知新”是结果,那么,“温故”何以会“知新”呢?这个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温故”之“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累积下来的知识;二是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在《论语》一书中,这两者都有提到,并且非常重视它们的紧密结合。《学而篇》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就是“数飞也”,本义是鸟儿学习飞翔时多次试飞,引申为根据旧有知识技能亲身实践。《为政篇》记载孔子对自己一生求学行事的回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到了四十岁才做到“不惑”,这固然有孔子谦虚的成分,但也可以看出,在“学习”真正中能有所得,这一过程是相当不容易的,期间必定经历旧的知识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碰撞到融合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一句正好阐明了这一过程,“学习”的内容只有经过“思考”的炼化,才有可能凝结成为新的认识和感悟——在由“故”到“新”的过程中,个人的独特思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充分运用思考的力量,可以将自己的切身经历提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将从前贤或者他人那里学习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整合,并将经历所得(直接经验)与学习所得(继承经验)进行比较碰撞——好比冶炼钢铁,思考就是其中“熔铸”的过程。因此,可以说我们能够有所新的创获,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思考”的功夫。

由此说来,在从“旧”到“新”的过程中,学习(学)、经历(习)、思考(思)是三个重要的因素,“学习”(我们今天常说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偏义复词,仅相当于孔子所言的“学”,所以本文将“习”字分出来讲)是对旧有经验的继承,“经历”是个性化、独特性的经验的积累,“思考”则是将二者进行提炼整合,凝结为一个比较有特色、相对成熟稳定的新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未尝不可以看成是一种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孔夫子说“温故而知新”,这给了我们学习者诸多启示。首先,我们要重视个性的培养,创新性其实是由独特性凝铸而成的,我们尤其需要从自己独特的经历中领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的作用举足轻重。其次,我们也不可以忽视前人的、先前的经验积累,“知新”其实是与“温故”紧密相连的。

四.问题的解决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再来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知晓“迷惑”与“疑惑”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清晰界定。“学习”的本质是继承经验;而人类发展至今,前人的经验积累异常丰厚,即使是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可能也有千差万别、互为歧异的观点意见,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用心别裁取舍(即朱熹所言“求其心”),古人寓言说“筑室道谋,十年不成”即告诫我们:如果没有对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客观的可能性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就会陷入他人的种种意见中,如堕五里雾,无法辨清真伪、对错、好坏等,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当然,“思考”绝不等同于纯粹的“冥想”,别裁取舍也需要有可靠的理据,可以结合切身经验加以验证,也可以比较各种“学习”所得经验互为参详,缺少了“学习”的过程,“思考”本身也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是“思而不学则殆”。简而言之,“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注重结合自身情况继续发展创新;“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在脱离继承的基础上,主观上要求发展创新。迷惑,就是继承的太多而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如同“乱花渐欲迷人眼”;疑惑,就是参照的太少,只想凭借自己主观的想象获得突破,结果却是“小园香径独徘徊”。

孔夫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揭示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同时也告诫我们:一不要做“空想家”,二不要做“书呆子”。而这两种倾向,恰恰是我们求学者常常容易采取的。近代大词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第一境中,我们需要目光远大,“望尽天涯路”,但是因为是“独上高楼”,也极容易茫然无方,陷入空想,这正是“思而不学则殆”所揭示的弊端。而在第二境中,我们明白学习的乐趣,懂得通过求知详细地占有材料,并且有的放矢,为了特定的目标努力奋斗,“为伊消得人憔悴”,但是也常常容易自我束缚,画地为牢,这也正是“学而不思则罔”所针对的问题。只有经过前两种境界的淬炼,将“学”与“思”紧密结合,才可能达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嘎嘎独造,深有所得。

总之,“学习”与“思考”是我们求知过程中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本质上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明白它们的辨证关系,才有可能懂得,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这一阶段,它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本身,也不是最终结果,它追求的是在融入自身“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突破和创新。当然,我们也不能不努力加以“学习”,只有充分继承前人有用的经验,才有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建造“万丈高楼”,而不是“空中楼阁”。“学习”与“思考”,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得知识不断地推陈出新,而这正是所有伟大的时代所需要具备的特质!

猜你喜欢
温故前人论语
致寝前人语
打渔人
不羡仙
趣味古文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如何"温故"才能"知新"
温故1914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