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舒
进入小学英语六年级阶段的课程教学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将情境创设的模式融入课堂,透过这种教学实施方法在提升整体教学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实施效果。基于情境创设来组织构建课堂可以有的教学出发点非常丰富,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重心进行合适选择。在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情境下,学生不仅思维会更加积极活跃,大家跟随教师的引导探究分析问题,以及完成各种学习任务的主动性也会更强。教师要在教学准确阶段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形成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案,并且课堂上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这样才会促进这种方法更好的为实际教学带来推动,并且可以用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现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
创设情境在小学阶段的应用课堂上使用非常普遍,这种方法能够起到的实际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首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多创设一些和大家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情境内容,这会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整个小学时期英语课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内容都有很强的生活化色彩,学生接触到的所有知识点和语言素材都是从生活出发展开的日常交流与交际,这给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的生活场景,将具体语言点放到这些场景或者实例中展开分析使用。有了情境依托后学生思维的障碍可以被消除,大家利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也能够形成良好依托,这时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积极教学效果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比如,在“Ways to go to school”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在多媒体上给大家呈现一些小朋友上学校的场景和画面,大家会看到有的同学步行、有的做公交、还有的骑自行车。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上学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以学生每天都会接触的交通工具为课堂的开始,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有助于缓解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接着教师再逐渐引出本节课所要教学的知识点,让教学的推进良好实现。鉴于英语课本中大量素材和内容都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化场景和情境有很广泛的展开空间。教师可以多利用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思考语言的应用,并且更大胆的进行语言交流。这可以化解学生语言上的很多障碍,会让课堂整体的气氛更加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这是非常符合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特点和要求的,并且能够广泛被学生接纳。教师应当多采取这种情境创设方法,透过各种生活化场景的塑造,将学生带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大家积极展开语言交流与应用,并且基于这样的过程慢慢锻炼与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情境创设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利用生活实例和各种生活化的场景,这是非常适合小学时期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的,是一种提升教学实效的有效方法。
在遇到一些问题讨论的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给大家提供更充裕的合作交流空间,促进学生间各种不同的观点、理解和建议的分享,让课堂更加开放多元,充满趣味性。在采取这种情境创设方法时,能够帮助解决很多实际教学问题。比如,在阅读教学中碰到难点语句的剖析时,教师可以首先鼓励大家在小组内就语句加以分析理解,首先强化学生的思考过程,为后续教师的指导分析奠定基础。同时,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同样可以设定一个相应的写作主题,然后给学生提供交流探讨的空间,让学生基于小组合作慢慢理清写作思路,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素材,这比教师单纯的讲解分析起到的效果要明显很多。
对于六年级时期的英语教学而言,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教学重心,也是一个有待化解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从小组合作交流的情境创设出发,慢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的写作主旨,让小组的学生合作完成一篇英语作文,帮助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他人面对同一英语命题的写作思维,从而拓展学生的英语写作思路,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带来更加宽广的空间。合作教学把班级的学生划分为多个小团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诉说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大家在交流中提出自己的各种疑问,学生会共同探讨找寻解答方案。小组合作情境的创设其实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解决一些具备一定难度的问题上,教师可以多采取这种方法,这不仅有助于问题的化解,也会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
进入六年级后,学生普遍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不陌生,大家也慢慢积累了很多在这种学习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展开小组交流合作时,教师不仅要就讨论主题和学习任务进行合理设计,也要以合适的方式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讨论中。教师要随时观察留意学生的学习进展,看看小组成员在理解分析问题上是否存在思维偏差,碰到这样的问题时要及时指出,避免学生将错误的思维留存在脑海里。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合作学习模式的良好展开,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锻炼带来帮助,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