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男篮锦标赛发展特征研究

2019-11-26 09:47
运动精品 2019年9期
关键词:亚锦赛西亚男篮

王 梅

亚洲男篮锦标赛发展特征研究

王 梅

(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广西 南宁 530012)

以亚洲男子篮球的历史发展为基础,从亚洲男篮锦标赛竞技格局角度分析东亚、西区和东南亚地区男子篮球的进化发展和亚洲竞技篮球运动的趋势,透视亚洲男子篮球发展的特征,为中国男篮提供竞技水准,保持在亚洲锦标赛和亚运会的成绩提供参考。

亚洲男篮;亚洲锦标赛;发展特征

亚洲现代篮球运动始于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Willard.Lyon)传入中国的天津。此后篮球运动陆续引进亚洲的其他国家,如菲律宾、黎巴嫩、伊朗、朝鲜等国。由于传统篮球观念影响、亚洲人群身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原因,亚洲篮球运动的总体格局正在逐步改变。由于世界篮球运动的广泛推广和不断发展,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发展也使亚洲的男子篮球运动模式慢慢的发生改变。从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男篮锦标赛开始,到2015年第二十八届男篮亚锦赛,亚洲男篮共举办了45届亚洲篮球锦标赛。2015年10月2日,国际篮联宣布男篮亚锦赛将改制为篮球亚洲杯。几十届亚运会男篮锦标赛和亚洲男篮锦标赛的举行使亚洲篮球运动有了很大的改变。以亚洲男篮为基础的历史发展,从对亚洲男篮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影响的角度对其进行系统、全方位的研究,能够让中国男队在亚洲锦标赛和亚运会中保留很好的成绩和优秀表现,为提升篮球运动员的篮球竞技水准提出有益的理论参考价值

1 亚洲男篮锦标赛竞技格局分析

到2015年止,参与过亚洲男篮锦标赛与亚洲运动会男篮比赛的国家(地区)共44个,有30个国家(地区)参与过亚洲男篮锦标赛。亚洲篮球协会依照亚洲地区的地理分布把亚洲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海湾地区和中亚6个小区,每个小区国家(地区)球队见表1。

表1 亚洲篮球国家地域分布

东亚中亚南亚西亚东南亚海湾地区 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文莱巴林 朝鲜吉尔吉斯斯坦孟加拉国伊拉克柬埔寨科威特 香港塔吉克斯坦不丹约旦印尼阿曼 日本土库曼斯坦印度黎巴嫩老挝卡塔尔 韩国乌兹别克斯坦马尔代夫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 澳门 尼泊尔叙利亚缅甸阿联酋 蒙古国 巴基斯坦也门菲律宾 中华台北 斯里兰卡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文献资料显示,到2015年,亚洲举行了17届亚洲运动会男子篮球,28届男篮锦标赛。从获得冠军次数来看,东亚男篮拿到29次冠军,东南亚男篮拿到九次冠军,西亚男篮五次拿到男子篮球赛冠军,南亚和中亚国家(地区)队拿到冠军次数为零。说明东亚篮球在亚洲篮坛占据主导地位。从举办了42届比赛的夺冠数据来看,获得冠军的国家(地区)只有六个,即菲律宾、以色列、日本、韩国、中国和伊朗,说明了亚洲篮球运动发展不平衡。

1.1 东亚地区男子篮球强国的发展

东亚男篮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在亚洲篮坛中都排在非常好的位置,赛事的前三名基本是日本和韩国占据。1974年中国男篮首次参赛,自此中国、韩国和日本产生东亚男篮三足鼎立局面。到1997年共有三届东亚运动会男子篮球队横扫前三名,以九名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前三名。据统计,在亚洲男篮锦标赛上,亚洲男篮世锦赛共拿到29项冠军,中国队赢了22次,韩国队赢了5次,日本队赢了2次。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男篮在第十三届亚运会男篮比赛中没有进入前八名,还在后来的亚洲男篮比赛中从未打入前三名。中国男篮和韩国男篮始终在亚洲篮球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1.2 西亚地区男子篮球强国的发展

西亚篮球在近几年的比赛都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刷新了以前的记录。然而在历史上,能够看到在亚洲西部男子篮球的发展仍然比较慢。从20世纪60年代亚洲男篮比赛的开始至21世纪初,西亚国家(地区)中仅有以色列得过亚运会的前三名,后来以色列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而加入到欧洲男篮锦标赛,因此很长一段时期西亚男篮一直处于低迷阶段。直到1999年沙特阿拉伯闯入半决赛并拿到第三名,才使得西亚男篮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每届亚锦赛和亚运会的名次排位上。2007年和2009年亚洲锦标赛上,伊朗队拿到冠军,西亚篮球在亚洲篮球史上有新的突破。在这个时候,有5个西亚国家(地区)在亚洲篮球锦标赛和亚运会闯进前三名,即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卡塔尔,伊朗和约旦,也充分体现着西亚男子篮球整体实力的上升。

1.3 东南亚地区男子篮球强国的发展

东南亚男子篮球运动发展较早,其中菲律宾男篮也算是亚洲篮球最早的代表性球队。1960年的第一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就是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举行,同时菲律宾男篮一举夺得此次比赛的冠军。在亚洲篮球运动史上,4次亚运会冠军和5次亚锦赛冠军都被东南亚男篮球队拿到。但东南亚男子篮球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细看历届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的球队东南亚地区曾有8个国家(地区)参赛,仅有马来西亚和泰国获得过第四名的成绩,所以说菲律宾男篮是东南亚地区男篮的一面旗帜,是毫无愧色的。

菲律宾是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参赛最早的球队之一,且第一次作为东道主就夺得了冠军,第二届亚锦赛更是蝉联冠军,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是菲律宾男篮独秀一枝的时期。随后由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男篮迅速崛起,以及菲律宾奥委会与篮协之间的矛盾,使得菲律宾球队被禁赛,虽然陆续参加了亚洲的一些赛事,但成绩都不怎么突出。菲律宾男篮水平的下滑既与政治因素有关,也与其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世界在发展,篮球运动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国家(地区)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人力、财力的投入缩水,使得菲律宾篮球运动水平大不如从前,逐渐被后起之秀占据了昔日的霸主之位。

2 亚洲男篮锦标赛的发展特点

在不断发展的传统亚洲男篮的主要路线上,从上一届男篮锦标赛的比赛情况来看,亚洲男篮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即1951—1964年的菲律宾男篮称霸时期;1965—1974年群雄追逐时期;1975—1998年东亚男篮光辉时期,1999—2006年的西亚男篮兴起时期和2007年至今的东西部男篮对抗时期。近年来,亚洲篮球锦标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2.1 位列前三的国家(地区)逐渐增加

纵观历届的男篮亚锦赛排名可知,菲律宾一枝独秀时期有4个国家(地区)或地区进入前三名,即菲律宾、韩国、日本和中华台北;中国队自1973年参赛以来亚洲格局则进入中国称霸时期,此阶段有中国、日本、韩国、中华台北、菲律宾、朝鲜6个国家(地区)今日前三;21世纪初进入到东西部抗衡时期,则有7个国家(地区)或地区进入前3名。随着世界篮球的不断发展,各国球队陆续选派球员去欧洲学习和外聘教练,亚洲各国男篮球队的水平将会越来越高,今后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2.2 东西亚男篮对抗的格局仍将持续

近年来西亚男篮通过引进外籍球员和聘请外籍教练,球队整体实力都显著提升,加之西亚地区球员身体高大,在场上对抗能力强,身体素质方面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东亚地区的球队可以说是亚洲男篮的最早代表,为亚洲男篮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东亚男篮球员在个头、身体素质方面可能要略逊于西亚男篮,但是积累了很多的实战经验。未来亚洲男篮的走向仍将是西亚男篮与东亚男篮持续对抗的格局。

2.3 “归化球员”增加了赛事的激烈性

近年来亚锦赛上的归化球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像2009年的亚锦赛,约旦队在归化球员拉希姆莱特的带领下一路杀进决赛,并最终获得冠军。中国队在姚明时期一直保持在冠军位置,而在“无姚时代”却总是与冠军擦肩而过。此外黎巴嫩球队通过费罗曼、费雷杰和法里斯三名归化球员的加入,也曾使黎巴嫩队打入四强。归化球员的加入不仅让赛事更加精彩,也让亚洲男篮格局逐步发生改变。

2.4 逐步向国际化融合发展

篮球国际化是提高篮球国际交流技术和战术以及篮球文化的重要途径。亚洲国家(地区)或地区必须将球队里的好苗子送到欧洲和美国的高水平联赛球队中学习,同时从欧洲和美国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球员,大大提高团队的技战水平。如伊朗邀请塞黑担任教练,整个团队以往每年都参加NBA夏季联赛,这是赢得亚洲冠军和亚洲篮球振兴建立了牢固的根基。亚洲各国男篮球队应该朝着“智博谋高”、“积极快速”、“身高体壮”、“机敏多变”、“全面准确”的发展目标,在保留不同流派与形式多样打法的同时,努力追求、探索,使亚洲男篮运动进入更高、更新的发展时期。

2.5 学习强队优势的同时形成自己特色

亚洲人群与欧洲人群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性等因素的影响,无论在身体形态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欧洲球队球员普遍个头大,身体强壮,在场上擅长对抗攻击,而亚洲球员普遍身材矮小,瘦弱,适合防守反击,因此在战术上亚洲球队不应该盲目追求欧美篮球的大型化攻击战术,而应该保持自身球队的风格和特点,继续发扬“小、快、灵”特点的同时特高集体的防守反击能力,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球队的技战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亚洲,在世界篮坛上冲进前列。

3 结论

尽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但目前亚洲的篮球水平仍落后于欧洲、北美国等发达地区。由于篮球全球化的加强,篮球在亚洲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近年来亚洲男篮锦标赛的参赛队伍有所增加,且位列前三的国家(地区)逐渐增加。整体配合战术的“团队精神”将成为亚洲男篮发展的方向。篮球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亚洲各国篮球技战术、篮球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篮球运动的融合和发展,在学习欧美实力强大的球队优势的同时将逐步培养和发展出了一套适合于亚洲男篮的战术配合。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高鹏.西亚男篮崛起的思考——兼谈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3):252-254.

[3]王庆贤.从25届男篮亚锦赛看亚洲男子篮球格局[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4):48-49.

[4]高鹏.西亚男篮崛起的思考——兼谈中国男篮存在的问题[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3):252-254.

[5]刘有志.从男篮亚锦赛谈“归化球员”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2(21):47-48.

[6]郭永东,刘永峰,等.亚洲篮球的多维审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51-54.

[7]张军.亚洲男子篮球运动现状及其对中国男篮的影响—对第22届亚洲男篮锦标赛的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96-98.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WANG Mei

(Guangxi Sports School, Nanning 530012, Guangxi, China)

王梅(1991—),学士,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篮球。

猜你喜欢
亚锦赛西亚男篮
版画
全都知道的佐西亚
马来西亚·吉隆坡
不合身
陶西亚的柳树枝
华师男篮
中国女排爆冷输给泰国
亚锦赛失明中国队只剩主场优势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