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9-11-26 11:10赵秀梅
名师在线 2019年29期
关键词:大屏幕椭圆图像

赵秀梅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武威 733399)

引 言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只有黑板和粉笔,课堂教学抽象、枯燥,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无趣,教师单纯地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与方程”时,教师在和学生探究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条直线和一个圆,然后让直线动起来,进而展示两个图形相离、相切、相交的不同现象。学生从这一动态视频中发现两者的位置关系相离没有交点,相切有一个交点,相交有两个交点。这时,有学生想到可以将圆的方程以及直线方程联立,最后整理成一个新的方程式,恰好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所以只需要求Δ的范围即可。Δ>0就是有两个解,相对应的有两个交点,也就是两个图形相交;Δ=0时,两个图形相切;Δ<0时,两个图形相离。随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教师在大屏幕中重点凸显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发现可以借助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这一知识点判断两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试着去求圆心这一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与圆的半径相比较,进而得出最后的位置关系。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将抽象的数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整合在一起,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借助信息技术,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图形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单纯地观察一些静态图形,会很难理解、掌握其中的内涵,不利于学习与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静态变为动态,简化数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促使学生有效思考[1]。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椭圆的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椭圆的概念及其标准方程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中一人准备了一根细绳,并将这一细绳的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两个不同的端点,然后套上一根铅笔拉紧细绳,并转动这一铅笔,最后体现在纸上的恰好是一个椭圆。随后,屏幕中显示在这一椭圆内构建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其中直角坐标系原点在椭圆的中心位置。学生观察教师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并借助视频中椭圆的形成,陷入思考。学生观看大屏幕中的动态视频,对椭圆这一数学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中意识到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的长度和是一定的。学生也想到利用这一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式,进而探寻最后的标准式。随后,大屏幕上显示出焦点、长轴及短轴这几个概念的位置点。学生从视觉上对椭圆这一新内容产生了兴趣,加深了对椭圆及相关知识的记忆和认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数学概念转变为形象有趣的动态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数学内容,很好地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有效参与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有效思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将一些复杂的数学内容更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思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2]。

例如,在教学“空间几何体”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圆台与棱台,借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分析这两个新的几何体。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个圆锥,然后用一个平面平行于底面,截去了圆锥的角,最后学生发现剩下的图形上下底面都是圆形,而且上面的圆形面积相对比较小一些,两个底面互相平行。随后,大屏幕上展示出“圆台”一词,学生很好地认识了圆台这一几何体的概念,掌握了这种图形的体积求法,可以利用大圆锥减小圆锥的方法得出最后的体积公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圆台这一立体图形展开,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圆台的表面积求法——由两个圆形面积和一个梯形面积构成。在学生对圆台形成了一定认识后,教师又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棱台这一几何体的形成过程。学生也在这一直观有趣的视频中,对圆台和棱台的相关知识有了很好的认识,并加深了印象。

四、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声情并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内容变得更直观化,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探究,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实效。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在和学生研究y=Asin(ωx+φ)这一图像的变化情况时,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内容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中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了y=sinx的图像,然后变化A的值,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学生也通过直观的观察,发现A的值反映在图像上影响着这一三角函数的纵坐标的值。当A大于0时,A的值越大,图像中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越大,而且其纵坐标的值是扩大或缩小原来的A倍。在研究完A值后,大屏幕上又展示图像在A值一定时,不断变换ω的值,分析这一数据对图像的影响。学生发现ω这一值影响的是图像的横坐标,随着ω值的变化,图像中的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会扩大或缩小原来的倍。学生直观地观察大屏幕中的动态函数图像,对三角函数的知识内容有了很好的思考和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复杂的数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好地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结 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引入成功激活了数学课堂,为数学课堂增添了色彩,填充了活力,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学习资源,更好地丰富数学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思考、探究,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大屏幕椭圆图像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宁夏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浅谈LED大屏幕在县级春晚中的应用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极限思想在椭圆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