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功能视角下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应对与思考*

2019-11-26 09:47:47唐炜平熊少波
运动精品 2019年9期
关键词:村落冲突群体

唐炜平 熊少波

冲突功能视角下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应对与思考*

唐炜平1熊少波2

(1.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2.湖南农业大学 体育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通过审视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诱因,梳理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的负面社会功能,从推动乡村善治的视角出发,提出对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的应对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节庆体育“社会安全阀”的功能和价值,最终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冲突功能;乡村社会;节庆体育;群体冲突;应对措施

节庆体育是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体育为主题活动方式,根据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健身娱乐等需求,约定俗成、世代相传,是最为传统、最为突出、也最为普遍一种社会体育活动。我国节庆体育活动的种类繁多,基于节日文化活动形态发展而来,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秧歌、花钹大鼓、武术、小车会、高跷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体现。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乡村善治与和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因素。节庆体育活动具有文化传承、人际交往、文化认同、养娱身心、强身健体等正向功能,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了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由于节庆体育活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刺激性、自发性、对抗性等特点,同时又因缺乏有效的引导,容易发生群体冲突,不利于良好村际关系的建设,对乡村有效治理构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当前,乡村社会正处于社会冲突的“凸显期”,能否正确处理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性冲突,事关乡村社会乃至国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正确认识节庆体育活动群体事件的社会功能,运用冲突理论进行处理和应对,不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1 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原因审视

节庆体育活动起源于古代祭祀,城市化的推进致使城市中的节庆体育活动日渐式微,农村传统节庆氛围较浓,节庆体育活动甚至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然而,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族群、民族以及文化识别、认同和整合功能的社会活动,主要依靠宗族势力进行组织管理,是民间自发活动。那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对抗性、宗族性、集体性等问题,在活动出现群体事件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节庆体育活动本身来看,由于该项运动具有地域性、宗族性、仪式性、竞争性等特点,导致在活动中出现群体性冲突的概率增加。以地域性来看,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虽然都属于同一体育项目,但由于各自的规则不同,节庆体育活动本身所内嵌的村落意识和村落形态,导致不同地域的群众在开展节庆体育活动时,因为规则、形式和内容等差异产生心理落差,并增加群体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农村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使得节庆体育活动本身就带有宗族色彩,在“输不起”的观念驱使下,宗族之间的矛盾极其容易激发,并演变为群体冲突。此外,节庆体育活动源于古代祭祀,具有神圣的仪式感,成为本族人的一种精神文化食粮,一旦在举行节庆体育活动时,仪式感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冒犯,那么,极有可能引发双方之间的冲突。

其次,从节庆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来看,当前,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城市必须要经过相关体育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方可举办。然而,从广大农村的现况来看,节庆体育活动管理似乎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除非是一些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否则,基本上是宗族势力在组织管理。当前,在一些地方的宗族势力权威性社会权威性非常强,往往就是节庆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化身,一旦发生争议或者冲突,只能由宗族内部来进行处理,对社会稳定进行维系。当然,涉及到宗族利益的时候,也极有可能演化成为不同宗族势力之间的群体性冲突。

最后,从乡村社会因素来看,当前,我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然而,土地是财富之母,一些地方土地确权工作之所以推进较慢,很大原因在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引发的直接利益冲突,村落与村落之间、村民与村民之间由于土地、森林、水源、矿产资源等之间的权属争夺,时常诉诸暴力,有时甚至发生命案或者血案,虽然最后公安机关也依法进行了处理,但由此村落之间已结下怨恨。因此,在节庆体育活动中,一些好事者就会借机挑起争端,导致群体冲突的发生。同时,一些节庆体育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丧失公平性和公正性,也极有可能因为引导参与人员的不满而导致群体冲突。此外,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一些群众的合法利益受损,通过正常的渠道得不到表达和解决,导致内心积压对社会的不满情绪,长期累积之后,极有可能在节庆体育活动公开场合爆发出来,导致群体性冲突。

2 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事件的负面功能分析

社会冲突具有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之分,正面功能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正面功能来看,主要包括促进乡村社会人际交往、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村落之间文化认同感的增强、乡村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从负面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影响社会问题和谐、阻碍乡村振兴发展、破坏良好社会关系等,负面功能对社会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对于封闭的乡村社会而言,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事件的负面社会功能影响更甚。

首先,影响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向。当前,乡村治理的中心工作就是要维护安定和谐的局面,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生态。农村节庆体育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民俗活动,群体冲突具有较大的社会覆盖面,是不同宗族与宗族之间、不同村落与村落之间的群众性冲突,涉及人数多、范围广,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一旦冲突升级,必须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破坏性,甚至一些西方媒介介入报道对党和国家的形象都构成损害,造成社会安定繁荣局面的严重破坏。

其次,阻碍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乡村地区的呈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选择。乡村振兴需要发挥乡村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而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物力自然、财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损失,还对原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生动活力的局面造成破坏。一些家庭因为人员伤亡甚至带来灭顶之灾,个体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消解,最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给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带来重大阻碍。

最后,破坏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乡村社会是一个以血脉为纽带的社会,在其发展中存在特定的村民之间、村落之间的稳定社会关系网。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群体冲突,将对此种稳定的社会关系网造成破坏,引发村民之间、村落之间的相互怨恨,造成“冤家宜解不宜结”的不良局面,并延伸到村民之间、村落之间的生产、生活、通婚等层面。同时,因为社会关系的破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资源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后果难以设想。

3 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冲突的干预与应对

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健康中国”建设、群众文化娱乐社会丰富、传统民俗的传承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事件,则有悖于社会治理优化,激化了社会矛盾,违背了节庆体育活动的初衷和宗旨。对此,必须要对节庆体育活动进行应对和干预,以发挥其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社会稳定阀”的价值和功能。

3.1 建立管理机构,强化农村体育的管理和开发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实现农村体育的和谐有序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作为“火车头”的管理、引导和带动效能。仅仅依赖于宗族势力对农村体育进行自发性管理,一是缺乏政府层面的权威性;二是由于农村群众缺乏法治意识,极有可能因“意气用事”而引发群体冲突。对此,必须要建立政府层面对农村体育的归口管理,由县体育局的群众体育科进行统一管理,并在乡镇下设派出机构,专门负责农村体育的组织、挖掘、管理和举办等工作。在农村举办节庆体育活动时,要进行报批,乡镇节庆体育管理组就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甚至充当裁判,引导节庆体育有序、有效开展,规避宗族势力和村落意识的消极影响,使节庆体育活动的群体冲突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发挥“村两委”组织在农村节庆体育活动管理的主导作用,发挥村支书、村主任在村中的威望作用,在活动开展前进行一系列的安全组织布置,包括布置安全员、安全设施等等,实现节庆体育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

3.2 构建协同机制,注重节庆体育的共建和共享

对于乡村社会治理,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那么,强化对农村节庆体育的管理,必须要坚持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根本原则,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治理工作格局,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把群体冲突的诱因源消除。那么,从政府层面而言,就要积极构建协同管理机制,把包括社会群众、企业组织、大众媒介、非政府组织、致富能人、农村社区等组织起来,参与到节庆体育活动的管理中来。建构共建、共治和共享平台,让群众的观点得以表达、利益诉求得到公正对待,把单主体、单向度的管理推行多主体、多向度、开放式的管理。打造网格化、全覆盖的节庆体育协同治理平台,确保农村节庆体育向好、向优发展。同时,要积极推动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向着市场化、规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节庆体育的开放性、包容性,让更多的和谐元素嵌入到该项活动中来,引导该项活动的规制不断完善、参与人员素质不断增强,甚至发展成为乡村旅游品牌,彰显其经济带动的价值。

3.3 坚持防范预警,实施节庆体育的防控和排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属于因果联系的范畴。妥善处理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首先要明确其可能爆发的内在关联,农村群体冲突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或利益问题、宗族问题等,对于社会治理而言,要做好信息网络和排查工作,一旦发生群众矛盾的问题,便要及时进行疏导和引导,把其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处理群体冲突,核心在于预防。因此,政府就需要建立纵横有序、畅通灵敏的信息反馈网络,对农村可能发生的矛盾问题进行监控。尤其是一些群体冲突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一旦存在不稳定因素,要快速反应,多方协同,把群体性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留下节庆体育活动的“冲突祸根”,进而实现乡村社会长期稳定。同时,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不能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要对农村社会矛盾进行常态性监控,包括日常生活中爆发的村落矛盾、邻里矛盾、社会矛盾等等,都要作为防范预警的重要内容,及时处理好,避免成为节庆体育群体冲突的偶发因素。

4 结语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举办必须要发挥其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正向引导作用,规避可能发生的群体冲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仅仅是社会冲突的一种表象,其背后必然存在更为原始的社会矛盾问题,要求政府部门必须要追本溯源,善于查找和发现其矛盾源头,妥善解决,方能营造良好的乡村社会生态。同时,在具体的乡村社会治理中,要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的管理和开发、形成农村节庆体育的共建、共治和共享机制,坚持防控和排查,有效应对群体冲突。唯有如此,才能激发群众活力、激活社会动能,促进乡村善治。

[1]熊少波,曹小芬,周平.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的群体冲突及其应对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1):5-9.

[2]胡联合,胡鞍钢.冲突的社会功能与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制度化治理[J].探索,2011(4):140-143.

[3]刘青华,熊少波,周平.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政府管理目标与公众需求的矛盾平衡[J].体育科技,2018,39(1):61-62.

[4]刘霞.多元社会的稳定逻辑——论转型期社会矛盾化解的协同治理机制构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1):75-83.

Response and Reflections on Group Events in Rural Festival Sports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lict Function

TANG Weiping, etal.

(Yo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ongzhou 425000, Hunan, China)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村节庆体育活动中群体冲突的应急与风险防范研究》(15YBB045)。

唐炜平(1983—),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村落冲突群体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 14:38:15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40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40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中国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