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想与现实

2019-11-26 10:50陈艳霞
大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想学院同学

陈艳霞

Y 学院成立于2014年8月,是N 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精英学院。校长及学院的其他领导和老师对我国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存在疑虑,认为这样的做法对于高考失利的同学极不公平,也不利于鼓励同学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继续拼搏努力。为了给那些本有机会考取更知名的大学,但因为各种原因来到N 大学的优秀同学们提供一个弥补的机会,鼓励他们不放弃对未来的追求,不产生自卑、气馁的消极情绪,N 大学花费重金打造了Y 学院,不仅建设了雅致、温馨的学院环境,营造了“现代、开放”的学习氛围,还采用注重通识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的小班化、国际化、双导师制等先进的培养模式,校长亲自兼任院长,志在帮助同学们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坚实基础、开阔视野、创新求真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并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同时为同学们实现进入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的梦想提供支持。

我对于Y 学院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学院充满好奇,2018年6月终于有机会跟随王洪才教授前往调研,为期4 天的调研经历让我对Y 学院从陌生到熟悉,对于Y学院的理想及他们的实施现状都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收获颇丰。

一、不遗余力让理想照进现实

N 大学的领导和教师不仅有教育理想,也是一群实干家。他们倾尽全力发展Y 学院,把学生的发展看作学院的工作重心。

(一)良好的学习环境

Y 学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环境都优于普通学院。学生拥有专门的学习教室、充足的学习讨论空间和良好的学习设备,不仅方便学生学习,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相互影响下共同进步。此外,Y学院的管理区域与教学区域、学生活动区域距离较近,这既有利于管理人员工作全面、有效、迅速地开展,又方便了管理人员与师生进行有效沟通。

(二)优质的师资

Y 学院非常重视教师的选聘,积极引进青年博士入院任教,并从校内其他学院选择任课教师,通过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服务学生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快速成长。此外,Y 学院对教师采取“宽松式”的管理方式,让任课教师和专业导师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方面都有较大的自主性,并且在科研经费和教学经费方面都有较大支持,所以Y 学院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积极性,愿意主动进行教学改革。虽然Y 学院的小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Y 学院任教的教师要比普通学院的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大部分教师还是愿意尽心尽力为学生上课。而且,Y 学院教师注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

(三)全面、细致的管理

Y 学院的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高、执行力强。学院广泛引进校内经验丰富、责任感强的行政人员,努力保障队伍建设的年轻化、多元化和精英化,力求促进决策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调研当中,我们发现Y 学院的管理人员对Y 学院的改革创新寄予厚望且衷心认可,强烈的归属感使得他们在执行各种决策时也充满积极性,这无疑促进了Y 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Y 学院的管理人员普遍秉持着“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各项需求尽可能地予以满足,把各项服务做到全面化、细致化。通过访谈,这一点得到了学生们的确证和认可。

(四)国际化体验

Y 学院提供的国际化实践机会丰富,且资助力度大,让家境较为普通的同学们都有机会出国游学,增加阅历,开阔视野。同时,课程设置富有新意和特点,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材选择涉及各个方面,包括中西方文化传授、批判性思维的话题,帮助学生广泛了解专业课之外的常识性知识,扩大学生的兴趣。

此外,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多,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同时采用导师制,让同学有参与科研的机会,发展科研素养。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骨感现实

Y 学院处处体现了领导和老师对于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心中有学生”,那么Y 学院一定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得最好的学院之一。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经过几天的访谈,我发现Y 学院更像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母,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不顾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强制设定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方向,与其说这是“以学生为中心”不如说这是学生的“被中心化”。

(一)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

Y 学院的领导及教师能够认识到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可以见得他们极具改革意识和责任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群人。然而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也发现了,他们身上还是有摆脱不了的“应试教育”思想。Y 学院要让高考失利的同学重拾信心,相信自己不比高考优胜者差,试图证明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而讽刺的是,Y 学院却又试图通过提高学生的考研率以证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同学们普遍反映学院对他们的期待就是参加研究生考试。换言之,Y 学院试图用研究生考试制度来反对高考制度。虽然研究生考试与高考存在层次上的差异,但是二者同作为考试制度,它们共享这一制度的弊端。高考存在“一考定终身”的问题,那么研究生考试也存在这一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一位德国教师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他认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别无用处,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短暂的——为了考试。[1]我们遗憾地看到,声称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Y 学院,竟然将“应付考试”这种别无用处的教育作为努力的方向,如果学生表示自己不愿意参与研究生考试,甚至会被请出学院。毫不客气地说,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育难以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二)对于学生的不信任导致无法放手

中国式父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相信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把成年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这一特征在Y 学院的管理上也有突出体现。

生活上,Y 学院对学生有过度管束倾向。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安排受到学院的极大干预。访谈过程中,许多学生反馈他们上大学之后就没拥有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学院会在周末安排一些课程或者讲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假期里,学生外出也有非常严格的请假制度。此外,学院的管理区域、教学区域和生活区域距离很近,虽然方便了学院的管理,但同时也说明了学院对于学生的高度控制。这一做法又被那位德国教师“不幸言中”,他指出中国的学校多采取一种无缝对接的管理,学生进入校门起的每一分一秒都有老师看管,就像看管羊圈一样。Y 学院正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把学生的时间全部排满,让他们没有时间去做“坏事”,然而这与大学的职责之一——“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相违背。因为这种过度保护的教育,让学生毕业之后不知如何独立开启人生,迎接生活的挑战。

学习上,Y 学院确实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不论是聘请外教,还是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等做法都表明Y学院处处在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努力。然而,Y学院却没有落实自己“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创新”的培养理念。例如人文素养课,虽然被定义为选修课,但同学们却别无选择必须全部参与。显然Y 学院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未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难以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但也许Y 学院这么做是因为学院还处于发展初期,学生人数过少,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能会出现某些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教育是一门复杂且高深的学问,单凭理想、情怀和一腔热血不能办好教育,还应该结合系统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因此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它是连接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的重要桥梁,唯有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同时,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也应该积极关注现实,做“接地气”的高等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和理想层面,只有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注释:

[1]维制中国. 这两个离开中国的德国人,狠狠地甩了中国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EB/OL]. http://3g.163.com/dy/article/DHS5LRCS0516RLOS.html, 2017-4-13.

猜你喜欢
理想学院同学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