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忠
王洪才教授团队到N 大学Y 学院调研至今已有三次,很荣幸能加入以该学院为对象的第三次调研活动。前两次调研分别完成了Y 学院十三五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Y 学院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导师制等制度的评估与建议。本次调研则主要是对Y 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进行研究和评估。通过调研前的准备、调研时的积极参与和调研后的思索,我产生了关于教改实践与理论的几点思考。
为了探索出本科生培养的荣誉学院和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精英学院,N 大学校长一手促成了Y 学院的成立,校长本人亲自兼任院长,常务副院长则由教务处处长兼任。Y 学院的成立本来就是行政领导一力推行的产物。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使得Y 学院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学校为Y 学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环境良好的场地,使得Y 学院拥有了较强的硬件条件;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使得Y 学院拥有了良好的生源;其他学院的任课教师,使Y 学院拥有了一批优质的师资。
Y 学院能发展至今与领导者作为是密不可分的,这对Y 学院而言是大幸,但亦有一些不幸。说它幸,是因为领导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者,领导重视的东西很少有无法发展的。Y 学院搭乘“校长直升飞机”,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较大的投入和发展,这是其他学院无法企及的。说它不幸,是因为领导推行的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到学院的成效,在这两个字的压力下,学院很容易陷入功利导向,连带着人才培养都带着功利目的,实质上这是不利于学院长期发展的。再者,领导换届或变动对于Y 学院来说是致命的,若新上任的领导不能够像前任领导一样重视学院发展,Y 学院本身也没有形成稳定的、不可动摇的地位,那Y 学院之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受限。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若Y 学院自身建设足够成熟和强大,这种不幸的影响就有可能降到最小,甚至消失。
师资队伍是学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保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质量的主要力量。Y 学院除了行政人员外,任课老师都来自其他学院。他们或是需要Y 学院这一平台,或是为了凑足课时。从整体上看,Y 学院教师通常会主动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选取,力图找到最适合学生的上课方式;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知识传授不是课堂的唯一,逻辑思维的训练等也被纳入其中。同时,教师之间的差异性很大,Y 学院的任课教师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类教师对Y 学院归属感很高,乐于为Y 学院主动奉献;另一类教师对Y 学院归属感很低,来Y 学院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教师认知两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选拔和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目前,Y 学院缺乏有效的教师选拔制度与具体的教师考核指标。有些教师是因为其他教师不愿意而到Y 学院任教的,其主动性和归属感自然不如其他主动报名的教师高。二是教师工作量认定条例尚待完善。教师花费的精力与所获得的工作量和报酬不对等,按小班进行工作量认定满足不了教师的需求,这也是许多老师不愿意来Y 学院任课的主要原因。教育教学改革若想成功,师资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如何让教师与学院形成共识,以院育师,以师哺院,是Y 学院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就在于学生发展,只有学生成为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才能说是成功的。但如何判定学生是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难题。如果一个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并工作得有声有色,可以说他是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吗?如果一个学生继续读研但成绩平平,他算不算拔尖创新人才?如果一个学生成为了公务员,爱岗敬业,成绩突出,他是一名拔尖创新人才吗?工作、读研和公务员其实是Y学院毕业生的三大去向,其中最主要的去向是读研。在Y 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和研究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等号,似乎能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显然这是学院为达到量化指标,为凸显自己独特性而设计的一个标识。学院在成立之初想要尽快做出点成绩无可厚非,但绝对不能把此作为根本标准,否则就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误读,也很难说是完全为学生的发展而考虑。
评价学生是否是拔尖创新人才的依据并不是学生走了哪条路,而是学生在这条路上走得好不好。如果学生能在那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那就可以说他也属于拔尖创新人才。学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接受这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学生认为这是失败的,认为这对他而言是无用的,那这种教育教学改革就是无意义的。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指的就是社会中的精英群体。这一部分人通常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智商、情商、逆商都处于较高的层次。在访谈Y 学院学生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比起学院的辅导和教导,许多学生更强调的是自己的自律和努力,能取得成就的原因也和自己本身的坚持分不开。这些访谈似乎说明:学生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学院的培养方式得力,而是因为学生本来就十分优秀,就算不用学院的培养方式,他们也一样可以成才。
对于拔尖人才培养与学生本身的关系问题,我认为学生本身的卓越应该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基础。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有拔尖、创新和人才所要求的各种品质,这就决定了从一开始他们就应该要比其他人更加优秀,他们也应具有更高的成才可能性。但学校和学院的培养也是必需的。卓越的学生就像是璞玉,就像是千里马,需要有伯乐去发现,去打磨,学院就是那个伯乐,学院培养方式就是那个打磨方式。通过学校和学院的培养,本就优秀的学生会变得更加成熟和专业,综合水平也会提升,距离拔尖创新人才也会越来越近。此外,拔尖创新人才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之处,以此为线索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所以,拔尖创新人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起源于对非Y 学院优秀毕业生的访谈。有学生认为,采取圈养式或放养式的培养方式要考虑个人的情况,看个人是否足够自觉、自律。有学生觉得,Y 学院的培养方式是偏圈养式的,学生很乖很听话,但是不够拔尖。还有学生强调:“优秀的人不要采取圈养式”。这些话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和思考,尤其是最后一句。所谓优秀的人,换个说法,就是Y 学院所致力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Y 学院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采取的“圈养”方式是否行之有效?
“圈养”的好处在于便于学院进行管理,有利于使学生将精力花在学习上,是见效比较快的一种培养模式。在Y 学院,学生的每一天基本上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周末也需要上课,课业压力比较大,但也形成了比较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上都不错。但学生的活力、自主性、拔尖程度与普通班的学生相比,都有不如普通班学生的情况出现,甚至连引以为傲的考研,都不如普通班的尖子生考得好,这些问题出在哪?我觉得是出在了不考虑学生个人情况统一“圈养”的方式上。“圈养”当然有可能培养出某一方面拔尖的人才,但能否称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很难说,而且不是每个学生都适合“圈养”的。有的学生自主性强,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需要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去进行学习,这种学生就需要“放养”;有的学生自主性差,但有着很强的学习潜力,是一颗好苗子,这种学生就需要“圈养”。“圈养”和“放养”都需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为何还有待于研究者进一步的探索。
在Y 学院,未达到学院要求的学生将会被淘汰出学院。有的学生觉得这种淘汰机制是合理的,因为淘汰标准比较低,一般不挂科、没有品德问题都不会被淘汰;有的学生觉得这种淘汰机制是残忍的,被淘汰的学生太可惜了。我个人认为,在目前这种严进宽出的背景下,淘汰制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立志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院而言。
淘汰制也许有一些严格,但不能说是残忍。相比于淘汰制,告诉学生“大学生活非常轻松”、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是更残忍的。被学院淘汰事小,被社会淘汰事大。淘汰制的运行重点在于完善淘汰标准,建立被淘汰者的追踪制度。如何淘汰是淘汰制要回答的最重要的问题,淘汰标准宜严不宜宽,高标准严要求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也为他们向前走提供了动力,如果标准过于宽松,那淘汰制本身就不具有意义。但如果所有学生都达到了要求,也可以都不淘汰,淘汰的目的是为了留住真正的人才,而不是为了淘汰。此外,对于被淘汰的学生,学院一定要予以他们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对被淘汰学生的心理关注,并做好与转入学院的对接工作,将淘汰行为本身可能带来的伤害减到最小,让淘汰转为被淘汰学生鞭策自己前进的另一种动力。
总而言之,Y 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对于新生事物,总是需要多给一些宽容和空间,这样它才有可能继续尝试、继续向前。此外,本次调研给了我一次高等教育落地的体验,它让我发现,理论学习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真的是不够的,只有真正的深入实践才能了解高等教育的样貌,发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接地气”。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与高等教育研究建立起更亲密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