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9-11-26 09:58苗晓红
名师在线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情感文章

苗晓红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初中语文教学要把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行教育,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情感教育中陶冶其情操,使其体会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教师应借助语文课程的优势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情感、审美能力、人文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发展,让其受到人文性和思想性滋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思想,更好地学习语文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与教材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在教学目标中融合渗透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及情感因素,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制定情感教育目标并紧紧围绕情感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使情感教育能顺利实施,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本文以简约语言描述藤野先生鲜明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及学生情况,制订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等,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二、在导入中融会渗透感情教育

教师应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开展情感教育吸引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并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优美性,让导入环节富有感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脑海中构建相关画面,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登岳阳楼》一文时,上课开始,教师应饱含感情地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深刻理解,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出了作者孤独的处境。“无一字”的意思是没有音信,没有消息。而“无亲无友”写出了作者的寂寞,主要是精神上的孤独,不知亲人在何处的无奈。这对一位念念不忘君王、国家、人民的伟大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遗忘的孤独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深入体会到杜甫的无奈。教师应牢牢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深入挖掘学习内容中的情感因素,用优美的声音和生动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同时还应注重把握朗读的语感和节奏,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情景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体验情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感情化朗读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文章的感情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仔细研读和揣摩文章中的一字一句及作者心理,从而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

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就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找到答案[2]。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并渗透情感教育。在讲解语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和积极性,让学生准确快速地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和思路,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芦花荡》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相关视频和白洋淀的优美风景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苇塘的静谧幽深和当时革命先烈所处的环境背景,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再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教师可通过设疑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先提问:“如果我们不小心迷路了,会怎么做?”通过问题调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回答的兴趣,然后将话题自然过渡到要学习的课文上。“当诗人陶渊明迷路时,他很幸运地忽逢桃花林,遇见奇妙优美的景象,我们就来揭开这世外桃林的神秘面纱吧!”在解释课文时,教师可询问学生“这片桃林有什么特别之处”,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来了解整篇课文。设置悬念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紧紧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四、在内容学习中渗透情感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是情文并茂的精品,都不同程度地蕴含一定的情感因素,这要求教师做到科学地引导,善于开展情感教学和分析,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教学,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使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能使学生获得主观体验,接受健康情感的熏陶和洗礼,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教师需要从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对父亲的爱与浓浓的思念。比如,当作者在车站向父亲道别时,他描述了“父亲的胖乎乎的身体,穿着一件黑布大衣,一件深绿色的棉袍,在铁路上跌跌撞撞地为儿子买橘子”,这种描述生动地反映了一位父亲的形象,他深爱他的儿子。在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自己的父亲,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内涵,提高学习效率。

再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理解、总结出刻画母亲性格特征的几件事情,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关爱之情。这样一来,学生依托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自然产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情感,在思想上产生了情感共鸣,就能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结 语

总之,教师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合情感教育,践行情感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引导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与情感感知,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理解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精心制订情感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细心设计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寻找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和环境中去学习,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教师应倡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声 明

2019年2月25日出版的《名师在线》第6 期(总第79 期)第87 页文章《精心使用教材 打造高效课堂》,作者:李建辉,单位名称应为: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洋中分校。另:本文“结语”改为“引言”。

特此声明。

《名师在线》编辑部

猜你喜欢
教师应情感文章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