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桥仔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游戏教学法是一种突破性的教育创新,从表面上来看,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了一些游戏元素,使得教学活动更加具有趣味性,是一种教学方式上的变迁。但实际上,在其背后却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教育的主体实现了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感受,要先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一改从前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刻板教学局面。以足球教学为例,过去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进行重复技巧性训练或者力量性训练,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而在游戏教学法中,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空间,让学生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进行足球训练。
在很多人看来,教学工作是十分严肃的,需要教师和学生严肃对待,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嘻嘻哈哈,兴趣的培养更是无关紧要,甚至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错误和落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表象之后,其本质首先是个“人”,是人就会有喜怒哀乐,就会有偷懒懈怠,就会有奋发向上。学生毕竟不是机器,做不到一直重复机械地训练任务,只有在教学活动当中添加游戏元素,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胃口,才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足球教学工作也是一样,大量的重复练习工作,会持续消磨学生对于足球的喜爱之情,使得学生在足球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懈怠[1]。
学生群体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而年轻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富有热情、竞争意识强。如果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化的重复技巧训练,不断的联系头球、运球等动作,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枯燥和无聊。而在技巧性训练中融入竞技元素和游戏元素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构建竞技性元素,让足球技巧训练过程变成学生同台竞技的场所,可以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运球或者投球以此来决胜负,催生学生内心当中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2]。
足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竞技类游戏,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也大多具有较强的竞技精神,并喜欢在球场上战胜他人的快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竞技之后,使用种种教学手段,让胜利者更加喜欢胜利的感觉,让失败者发愤图强,更加希望在下一次比赛当中打败对手[3]。
足球运动,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要想赢得比赛,必须依靠于全体队员的努力。在战术性训练当中,要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大局观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比赛的时候应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并意识到自身是大局中的一部分,不能够只顾自我表现,而忽略了整体配合。故而,在向学生讲解大局观和操作意识的时候,可以在其中适当地融入合作元素和游戏元素,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合作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加强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同时游戏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使得学生更能够敞开心扉,能够有效增强队友之家的关系,有助于球队凝聚力的提高,从而为球队合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4]。
足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很高的运动,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但是当足球运动变为足球教学,就会使得学生兴趣显著降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急于求成,片面地要求学生进行机械性的重复训练,使得足球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逐渐降低至零。故而,要想提高学生足球训练的积极性,以此实现学生足球技术最大效率提高,就必须要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主观能动性,既可以让学生在足球教学中收获快乐,也可以让学生的足球技术和身体素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