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王,讲好英雄故事

2019-11-26 11:21祁彪
民主与法制 2019年41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辅警公安部

本社记者 祁彪

2019年9月4日,由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暨“我和政法70年”短视频征集颁奖典礼在青岛成功举办,公安部斩获多项荣誉。

而在此之前,从2014年开始至今,公安部已经在公安系统内部成功举办了三届“三微”大赛。从2014年第一届“三微”大赛的微信、微博和微电影3个参赛类别,到2016年第二届增加微视频类别,到2018年第三届又增加微动漫类别,从参赛人数的增加、作品内容的丰富、获奖作品揭晓仪式的创新,从作者的感言、记者的直击、社会的观察等,都真实反映出“三微”大赛既是公安民警形象的集中宣传展示活动,也是一次民警思想引领的守正创新。

“三微”大赛也因此成为展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展示公安政法文化建设的亮丽窗口。

探索尝试 初战告捷

公安部对于“三微”大赛的探索尝试,从2014年就开始了。

这年6月,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公安民警的牺牲奉献精神,展示公安民警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打牢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民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建功立业,公安部政治部举办了以“我奉献·我快乐”为主题的第一届微信、微博、微电影即“三微”大赛。

>>图1∶第二届“我奉献·我快乐”全国公安民警“三微”大赛。图为第二届“三微”大赛颁奖现场。

据了解,整个“三微”大赛活动历时240余天,10余万名公安民警参与,创作微信、微博作品2万余篇,微电影作品4000余部,经过全国各地层层选拔推荐,入围微博作品1400余篇,微信作品600余篇,入围微电影作品400余部,公安部新闻宣传局经过组织评委初评、复评和评奖三个环节,评出获奖微信、微博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20、30名,微电影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0、20、40名。此外,分别评出微电影单项奖7个,大赛优秀组织奖12个。

2015年4月13日上午10时30分,第一届“三微”大赛颁奖仪式在公安部机关报告厅举行。这次颁奖仪式以“2015讲述警察故事”为主题,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通过民警讲述、视频介绍、嘉宾采访、现场连线等形式,挖掘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聚焦凡人小事,折射普通民警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职业情怀,充分展示了2014年公安工作亮点,开启了活跃警营生活的新领域、新起点。

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获奖代表、“三微”大赛参赛人员代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代表和公安部机关干部代表现场观看了颁奖仪式。中国警察网和人民网、网易、搜狐、腾讯、优酷(土豆)网、爱奇艺、凤凰网等媒体单位网络直播了颁奖仪式。

第一届“三微”大赛的优秀作品,不但紧密结合新时期媒介传播形式,而且感人肺腑、情感真挚。

一个名为《等待》的微博参赛作品中,一名7岁的小姑娘在派出所的凳子上睡着了,身上盖着一件警服大衣。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2月18日,除夕夜。

照片中的小姑娘叫金慧,她的爸爸妈妈都是警察,从3岁起她就开始在派出所过年了。据金慧的妈妈回忆,当时执勤完回到派出所,女儿已经在凳子上睡着了。采访中,金慧的妈妈流下了眼泪,她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带她去过游乐园。”

有很多孩子像金慧一样,因为父母是警察,没有时间照顾他们,有时候连最简单的陪伴,对他们来说都是奢求。

基层公安民警王聪颖深有感触,她说:“看着这些,就像看着自己的故事。民警工作忙,经常没时间陪孩子。我女儿曾在作业中写道:‘希望妈妈早点回家。’”身为警察妈妈的王聪颖告诉记者:“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其中的真实,这种真实就是我们警察的故事。”

为人父母,很多警察因为工作没时间陪孩子;身为人子,他们也很少有时间去陪一陪父母。

微电影一等奖作品《回家》,讲述了一位警察因紧急任务而不能回家给父亲过生日。导演张科荣说:“聚少离多是民警生活的常态,回家对每个民警来说可能都是奢侈的事情。这部影片正是将民警最真实的故事演绎了出来。”

此次大赛被认为是利用新媒体新形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成功探索和有益尝试。第一届“三微”大赛结束后,公安部新闻宣传局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李彤华就表示:“在以网络、手机、微信、微博等传播载体为特征的‘网时代’‘微时代’,如何创新公安政治思想工作方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如何组织开展好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民警生活的活动,创造出更加接地气、扬正气的优秀作品是今后重点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图2∶第三届“三微”大赛颁奖现场

>>图3∶精彩瞬间 受访者供图

再接再厉 成果显著

第一次“三微”大赛的成功,使得第二届“三微”大赛的举办水到渠成。

2016年2月,公安部政治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举办第二届“我奉献·我快乐”全国公安民警“三微”大赛通知。

通知下发后,引燃了广大民警的参赛热情,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安部政治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各地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参赛热情很高,参与人数达20余万人,收到参赛作品4.6万件,均比第一届多一倍。参赛作品制作精良,真实感人,文字富有感染力,图片具有冲击力,微电影和纪实微视频也体现出剪辑制作的专业化水平。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联、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人民网等单位的专家和评委们一致认为,获奖作品集专业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一体,与首届比赛相比,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2016年9月28日晚,第二届公安民警“三微”大赛落下帷幕,经过初评、网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大赛分别评出微信、微博、微电影和纪实微视频一、二、三等奖以及微电影单项奖共计307个,还根据各地组织情况、作品报送数量和获奖数量评出了优秀组织奖13个。

几组数据显示,第二届公安民警“三微”大赛的作品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由中国警察网制作的“三微”大赛专题网页转发点击量达1.8亿人次;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官方微信“警苑心语”以及官方微博“警民携手同行”上,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分别达1200万人次和4398.6万人次;在为“三微”大赛优秀作品网络投票过程中,社会各界参与人数达1000万人次,20余件(部)作品点击量达10万+。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颁奖仪式当晚,全国22家参与直播的视频网站和客户端累计在线播放次数达1.26亿次,留言1100余万条。9月28日至10月10日,相关网络新闻报道9800余篇,微博作品3921篇,微信作品近1.2万篇。人民网制作了精美的直播专题页面,展示了晚会直播实况、文字实录、现场图片、专家评委等信息,并在首页要闻区重点推送24小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入围第二届公安民警“三微”大赛的作品,均从不同角度与侧面,真实、生动地讲述了全国200万民警的工作和生活状况,直观反映出在大灾大难、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民警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操。这些作品不但获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也获得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和评价。民警在参赛的同时,也升华了人民警察忠诚奉献的价值取向。

>>温馨时刻,民警颁奖现场求婚。 受访者供图

获奖微信作品《请记住这张被烧焦的脸!》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微信中一张图片,真实呈现出湖北省浠水县公安局民警吴俊勇扑“土炸弹”后,被炸得面目全非,血水、焦煳的皮肉和破碎的警服紧贴在一起的场景。这张民警受伤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他们纷纷为英勇的吴俊点赞。在百度中,搜索关于吴俊的新闻,相关结果达16.8万个。

获奖微博作品《面孔2016》,乍一看,是张普通的警察头像,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张图片其实由许多张面孔组成。这些面孔是2015年全国各地因公牺牲的438名公安民警和武警消防战士。这一数据令人震撼、痛惜,网友们纷纷表示,人民警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获奖微电影作品《特警出击》,讲述了山东济宁市高新区公安分局特警李杨在一次营救落水群众的警情中,奋勇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展开生死救援,最终成功挽救落水群众生命的真实经历。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宿志刚认为,“三微”故事多数取材于基层民警的生活,他们与普通群众一样,上有老下有小,不同的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为职业代价,默默奉献。“我在观看作品过程中流过多次泪水。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时刻坚守着岗位。社会需要这样的影像故事,应更多地向社会传播。”

创新为王 再创辉煌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警心,激励斗志,2018年4月开始,我们又举办了第三届‘三微’大赛。”李彤华说。

相比前两届大赛,第三届“三微”大赛参赛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在微信、微博、微电影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微视频、微动漫两类作品形式。全国40余万名公安民警和警务辅助人员积极参与,创作出7000多部作品,包括《三个梦想》在内的500部优秀作品最终入围,分获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一、二、三等奖,微电影单项奖。

2018年9月29日晚,“2018讲述警察故事——第三届全国公安民警三微大赛特别节目”在公安部机关报告厅上演,现场揭晓了获奖结果,人民网、中国警察网等20家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7320万,刷新了近年来人民网在线直播纪录。

参与评选的评委一致认为,此次大赛作品整体质量比上一届有了很大提升,真实地反映了新时代广大公安民警的崭新风貌和昂扬斗志,艺术地展现了“公安姓党”并将其贯穿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始终,是坚持政治建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探索,将有力推动锻造一支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过硬公安队伍。

在第二届“三微”大赛中,全面展示110指挥中心高强度工作状态的微电影《23号接警员》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最终获得微电影类二等奖。在第三届“三微”大赛上,人们又看到了熟悉的名字《23号接警员II——守护》。

不过,与第一部紧张的情节不同,这部微电影以轻松、幽默的镜头语言勾勒出年轻接警员们的真实生态圈。他们不是符号化的高大上的猛警悍将,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他们的生活有激情、有热血,当然也有心酸。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经意的奉献中,燃烧着自己的青春……

大赛上的微电影门类,尽管名为“电影”,但参赛作品多数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比如,《那些年父亲的从警之路》是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摄制一家两代从警的真实故事;《小红花》改编自深圳交警的亲身经历;《我是警察》的主人公原型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峰峰矿区分局局长李虎彦;《烈火青春》以消防官兵田思嘉为原型……

据李彤华介绍,本次大赛得到了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辅警的高度关注,创下了参与人数和作品数量两个新高。特别节目在我国烈士纪念日前一天举行,与全国公安机关“传承英烈志·建功新时代”活动无缝衔接,共同打造了“公安英雄”主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舆情分析显示,此次“三微”大赛搜索关键词找到相关结果281万条,索引出相关资讯约50.1万篇。新浪微博话题#公安民警三微大赛#阅读量达5788.3万人次。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他们立誓:继承英烈遗志!》,单条微博阅读量达251万次,秒拍观看122万人次。

“特别节目结束后,一些公安机关领导同志纷纷表示,“三微”大赛实现了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守正创新,是强劲主旋律、激荡正能量的话语重塑,节目大气,视频精美,冲击力强。许多基层民警在观看直播后留言,节目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唱响了我们新时代公安民警的心声,希望看到更多这样提振士气的节目。广大网友也纷纷留言:‘传颂生命的恢弘,传承大爱的誓言’,‘让我们向公安英烈致敬,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人民公安报》评论,微言微语话真情,见微知著树担当,三届磨一剑,‘三微’大赛已成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李彤华说。

铸就品牌 面向未来

的确,“三微”大赛已经成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而在第三届“三微”大赛之后,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就已经开始总结过往“三微”大赛的经验与不足,力争使这个品牌更加响亮。

“运用新媒体是做好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新媒体以其‘短平快’的传播优势,比传统的说教灌输方式更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主动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已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第三届“三微”大赛在各个环节综合使用新媒体,是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互联网+’,开辟了新媒体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空间。”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副局长孙洁说。

>>感动相拥 受访者供图

孙洁表示,本届大赛首次将辅警纳入创作主体,有效提升了辅警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受到广大辅警的普遍欢迎。各地上报作品中,《九张图拼出辅警兄弟的品质和荣耀》《致我的辅警兄弟》《辅警也是一道风景》等描写辅警工作和生活的作品引起辅警群体的广泛共鸣和好评。实践表明,辅警在公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辅警群体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也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孙洁介绍,不断创新是保持“三微”大赛生命力的关键。第三届大赛在评选内容、范围和特别节目的策划创作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特别是微动漫作品的参评,以卡通形象讲解法律知识和安全防范知识,实用性非常强。特别节目的策划创作实现了反映公安中心工作和表现警察真情实感的有机融合,“三微”小作品与公安工作新理念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工作的有机融合,对下步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此外,孙洁还表示,强化宣传发动是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重要一环。第三届“三微”大赛特别注重与媒体的联动、互动,特别是利用“警苑心语”微信公众号连续一个多月的密集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效果。部分地方公安机关还自发组织民警拍摄了预祝大赛圆满成功的微视频。这些举措极大提升了“三微”大赛的社会知晓度,调动了广大民警、辅警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热情,这也是人民网直播刷新纪录的重要原因。

“今后,我们将不断扩大活动参与面,推动公安基层单位、广大公安民警、辅警的广泛参与,以推出更多质量高、感染力强、传播效果好的精品力作,让‘三微’成为凝聚警心、激励斗志,唱响公安主旋律、壮大公安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激发全体公安民警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团结一心、鼓足干劲,奋力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孙洁说。

激励斗志,唱响主旋律,希望公安系统的“三微”大赛未来更精彩。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辅警公安部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公安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公交车安全防范工作
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翠香派出所:“三板斧”管好辅警队伍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关注儿童十大交通安全关键细节
社会化警务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以辅警为视角
论辅警层级制度的构建
公安民警培训课程研发的相关问题研究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用立法助“辅警”走出阴影
公安部首设“反恐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