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兰
吴贻弓,生于1938年(左)。《城南旧事》剧照(中)。《阙里人家》剧照(右)。
前不久,又一位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吴贻弓去世。他被称为“上海电影的一座丰碑”。这不单指他在创作上对曾经辉煌一时的摩登上海电影风格的继承,也指他对电影人的扶植、对整个电影产业做出的贡献。
他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批科班出身的导演之一,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作为学徒和得力助手,跟遍了沈浮、孙瑜、郑君里、吴永刚等当年叱咤十里洋场的大导演。
吴贻弓执导的电影作品并不多。他入行没几年,就碰上“文革”,在本该出作品的年纪蹉跎了岁月。好在所有经历都化为内在的积累。1979年,41岁的他与吴永刚共同执导《巴山夜雨》,就在第一届金鸡奖斩获最佳故事片奖。1982年,吴贻弓执导了电影《城南旧事》,更是成就了他独特的风格,也成就了中国电影的一部经典。提到吴贻弓,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城南旧事》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编剧伊明最早写了一版剧本,吴贻弓看了直皱眉头,觉得和那个时代很多作品一样,政治味道过重。于是他冒着风险,重新写了一版导演台本。
他以“淡淡的乡愁、沉沉的相思”為基调,以小英子那双清澈见底的眼睛为视角,还原了原著中北平冬日的暖阳、驼队的铃铛、胡同里的疯女人、藏在草丛里的小偷等。电影展现出当年北平的风俗人情,也传达了来自海峡彼岸的浓浓乡愁。电影主题曲《送别》直到如今都被广为传唱。《城南旧事》获得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也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在国际获奖的中国电影。电影后来在台湾上映,被林海音大加赞赏。
之后吴贻弓被推上重要的领导岗位,水银灯下的导演生涯变成了一种忙里偷闲的奢侈。但他是真的热爱电影,渴望奋战在一线,一有机会当导演就全情投入。他相继执导了影片《姐姐》《流亡大学》《月随人归》等,尽管未达到前作的高峰,但从未停止在艺术上的探索。特别是1992年的《阙里人家》表现了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之下,一个传统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大时代里人物命运的变迁,影片情感丰沛、跌宕起伏。
身居高位的吴贻弓,永远低调谦逊,温文尔雅。著名学者李亦中称他为“中国电影的一棵大树”,树冠如盖,泽被后人。他去世之后,电影人怀念他,提到他仅有的一次发火经历——那是拍摄《城南旧事》时,道具组不用心,把富人家拉马车的一根缰绳,随便找了根粗麻绳来对付。吴贻弓气得摔杯子,说:“你们可以怠慢我,但不可以怠慢电影!”手微微颤抖,像一个委屈的孩子。
电影,在他心目中是热爱的事业,也始终是一件神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