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东峰 林楠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在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文章论述了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实施对策建议,以期为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必要性;制约因素;工作机制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大学2018年度党建研究项目“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机制研究与实践”。
一、前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也指出了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进社团的要求。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而成的群众性组织[1]。随着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社团日益活跃。然而,由于高校学生社团具有自发性、组织结构松散、稳定性差等特点[2],很容易出现主流价值观淡化,受不良思潮侵害甚至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青年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如何主动占领学生社团这块阵地,对青年学生群体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愈发紧迫。探索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课题[2]。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社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专业优势。随着时代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这个因共同兴趣爱好、知识渴求、交往需要而相聚在一起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日益发展成富有影响力、凝聚力和生机活力的团体。然而,高校学生社团具有自主性、自发性以及契合当代青年个性张扬的心理需求的特征,往往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和不法行为的侵蚀[3]。同时,在高校教育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下,以班级、专业、学院为界限的学生管理体制日渐弱化,学生出现了从“班级人”到“学院人”再转变到“社团人”的多重身份[4]。传统的以学院、班级专业为平台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界外“边缘地带”,即逐渐形成以高校学生社团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因此,不断拓宽高校思想政治育覆盖面,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占领学生社团这一重点领域,加强引导和教育,使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影响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制约因素
(一)学生社团流动性与党组织稳定性的矛盾
社团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决定着其组织结构较为松散,队伍的流动性较高。在人员管理上,社团大多依靠共同章程或学校学生管理的统一规范准则进行人员管理。在队伍建设上,社团成员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权,成员脱落和新成员的吸收十分常见。相比之下,一方面,高校学生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培养、管理、考核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过程,社团人员流动问题将导致党员教育管理考核发展过程中断或失去可行性。另一方面,党组织强调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这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队伍以保证政治生活的有效开展。因此,社团成员队伍的不稳定性为学生党组织落实教育、培养、管理党员工作和党组织政治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带来了挑战。
(二)双重身份归属与交叉管理体制下的博弈
传统以学院或班级为基础的学生党支部与新设的以学生社团为基础的学生党支部必然在成员身份归属上的双重属性、在管理体制上的重叠管理问题,由此很可能导致学生精力上顾此失彼、分身乏术、资源浪费等问题[3]。在双重身份归属与交叉管理体制下,学院学生党支部与社团支部二者如何在博弈中实现平衡,优势互补,互为促进,发挥“1+1大于2”的整体效益,核心与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创新。目前,更多高校采取由校团委来领导和管理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而由实体党组织对学生社团进行领导和管理的实践案例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理清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社团领导、管理、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社团的“接地气”与党组织的“高站位”的差距
学生社团作为群众性组织,整体上采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自下而上管理模式。在学生内心兴趣、内心所爱的驱使下,多数学生社团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保持着较高的参与度,并带来了较好的成长推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效益。长期以来,学生社团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一种“接地气”的特性[3]。相比而言,党组织在政治理论学习上的抽象性、自上而下的组织设置以及组织纪律性都体现出党组织与学生社团一高一低的差异。二者如何实现相融共通,取长补短,如何避免因整合嫁接不善而导致出现水土不服或某一方“被虚化”或“被边缘化”的危险,都是探讨在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必须要加以正视的问题。
四、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路径机制探析
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在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具体体现。基于这一根本目标,并结合前面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其关键点在于管理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通过途经创新、方法创新,做好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校社团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模式、日常管理体制、评价考核机制,充分释放社团组织和基层党组织活力优势,发挥学生社团党组织在思想教育、凝聚师生、人才培养、标杆示范方面的功能。
(一)构建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
在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组织设置上,一种是采取校团委组织和社团组织独立平行关系。也就是说,在社团组织之上成立党总支,该党总支直接对校党委负责。校团委与社团组织形成独立、平行关系。另一种是校团委组织与社团组织形成上下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在校团委基础上设立党总支,类似学院党总支,在校团委党总支下设社团党支部。二者形成上下隶属关系。如何选择,应该考虑社团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社团数量和实力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前者更有利于党支部對社团的指导管理。在社团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可采用与校团委党组织形成上下隶属关系,以节省行政单位和人员经费投入等。
在日常管理模式上,要进一步理顺党组织和社团关系,形成协同配合、共同参与、互为促进的管理机制。可以由社团学生骨干指导成员开展业务活动,在社团学生骨干中选举产生相对稳定的支委成员。突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发挥举旗帜、把方向、领思想作用,发挥社团学生党员对重点工作重要领域的指导功能。社团学生骨干负责社团具体事务管理。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促进社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升社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社团党员教育、培養、考核、发展方面,笔者认为,鉴于发展党员工作的长期性和规范性要求,可根据实际,选择部分移植党建工作方式进行党员教育管理与发展党员工作[5],即将党员的发展权利仍然归由学院党总支负责,社团党组织负责协同培养、考察,并提出推荐意见。社团骨干成员的组织关系归入社团党组织,以加强日常党建管理工作。其他成员的组织关系归入学院党组织。学院党总支在发展党员中应对社团党组织做出的推荐意见给予充分尊重和足够重视,在党员考核评议工作中,社团党组织对社团成员具有考评权利。
在党组织建立形式方面,目前更多高校采取虚设党组织的方式,即成立临时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而创建实体党组织对学生社团进行领导和管理的实践尚为数不多,主要形式为成立党支部、党小组的方式。各高校应根据社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
(二)逐步完善社团党组织的功能导向
在社团基础上建立党组织,应构建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系统功能。为此,在保持社团原有的活动开展功能基础上,要积极注入党组织政治领航、思想引领、模范带头、教育培养、团结群众的功能,进而实现功能叠加。在具体的功能模块设计上,不但要加强活动组织功能,而且要立足活动,努力推动理论学习进社团、先进典型进社团、骨干培养进社团、战斗堡垒夯实社团。以党建工作的先进性带动学生社团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支富有理想信念、效能十足的高校学生社团先进党组织。
(三)充分释放社团活力,实现优势互补
学生社团和基层党组织二者各有侧重,各有优势,应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特别是要充分释放社团组织活力优势和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引领优势,既充分尊重学生社团在活动特色、项目多元、实践服务方面的优点,解决好学生实际问题,提高满意度,保持社团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青年学生朝气、青春、活力特点,又要懂得善于发挥党组织在思想引领、理论武装、团结群众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社团的思想性、先进性、服务性、战斗力,不断激发学生社团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和参与热情。要特别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注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注重理论指导结合实践经验相结合,将“高站位”的党组织变得更“接地气”,让务实的学生社团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雷.论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5(04):46-47.
[2]龚义荣.关于在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党组织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21):39-41.
[3]余树英,史进保.高校学生社团党支部建设的制约因素和机制创新[J].铜仁学院学报,2015,17(02):123-126.
[4]于盛达.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党支部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07):22-23.
[5]苏镇松,孙华.高校学生社团设立党支部的实证研究[J].新课程(下),2015(06):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