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施斌
摘 要:新常态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区别于公共基础课,师德师风在工科专业课中的建设有其自有的特征。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工科院校,在工科专业课方面的教学特征和教学思路保持着传统方式,已不符合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针对现状,文章从职业定位、因材施教、教学互动、课外延伸及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等角度,结合工科专业课特征,探索具有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工科院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思路。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工科专业课;应用型人才;专业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9-0014-02
新常态下的师德师风建设,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进行,通过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达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统一。师德师风的现状总体上是好的,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特质在教师身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课上,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工科高校,在工科专业课方面的教学特征和教学思路保持着传统的方式,其师德师风建设与公共基础课存在一定的区别,已不符合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从本质上看,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风,则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两个方面。师德师风从相互作用上看,其实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建设在法律、历史、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中,可以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在语言类、数理类等公共基础课中,因其教学内容对多个专业多个班级的大班学生都是一致的,所以走的是爱国教育、三观教育及学风教育的宏观路线。而对于以应用为主的工科专业课,师德师风建设则需要摸索出一套更符合其教学特征的方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展现教师的行为作风。
一、工科专业课教学特征及教学思路
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工科专业课的教学大纲要求也是强调以理论实践及技术应用等方面为主导,因此工科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有其自身的特征,现阐述如下。
1.教学对象统一
工科专业课通常是针对某个专业设置的,若还有侧重方向的区分,则学生数量更少。同一个专业的基础课系统和专业背景都是统一的,理论上教学对象的起点是一致的,同时又是小班教学,因此学生在课程学习效果上的差异应该比公共基础课要小很多。针对统一的教学对象,传统的教学思路是用统一标准及统一难度来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授,这种思路也是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所采用的。很明显,这种教学思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2.教学内容深奥
在教学大纲设计过程中,工科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大部分以某一个具体方向为主,从理论应用的角度进行某一项专业任务的设计或计算。虽然在进入该类课程学习之前,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数学及力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但是工科专业课的内容是比较深奥的,学生学习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适应行业需求及专用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然而,对待这些专深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思路是灌输式、单向式的知识传授,就是教师将前人的成果直接摆出来,直接讲授设计及计算过程,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吸收或模仿。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很难培养出高精尖的人才,不利于理论的更新及更深层次的研究。
3.教学方式传统
针对统一专业背景的教学对象,结合深奥的教学内容,目前工科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基本概念及理论的传授,以板书形式进行例题设计或计算的讲解。因为课程内容又专又细,工科专业课的课内时间几乎都用在单项的知识传授和例题讲解上,所以课后作业通常是对于授课内容一定程度的重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单向输出,很难让学生进行积极而活跃的思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及创新思维。
4.教学目标单一
虽然教学大纲对课程知识点、理论框架及设计思路等都有相应的要求,但工科专业课最终能达到的目标其实很单一,即让学生学会工程设计的步骤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以此作为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很容易形成填鸭式的单项传授,学生在学会教材上的步驟和方法后,并没有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和探究。
二、结合工科专业课教学特征的师德师风建设思路
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上,除了包括职业道德及工作作风的内涵之外,还要有针对具体教学环节的特色思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互相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结构模式。现结合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特征,从教师职业定位、责任、态度及技能等方面,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路进行探索。
1.工科专业课中的教师职业定位
教师职业定位大致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法规及政策层次,主要从大局发展角度制定指导方针及主方向;二是理论研究层次,主要从教师职业的各种因素出发,进行教师职业定位方面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作为教师行为的规律;三是基层执行层次,主要是每位教师在师德师风上的做法,是否符合正确的方向趋势,是否应用正确的理论,是否有较好的效果。教师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明确执行的任务,最终将自身定位在正确的位置。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教师的职业定位应该是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的基础上,以教授工程理论知识和技术为主线,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工科专业课中的因材施教
工科专业课教学对象的统一以及教学思路的单一,都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比较可行的因材施教方案是将具体的工程案例带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对具体工程各个环节的不同反馈以及理解效率的差异,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在合理安排相应环节的对应学生后,应让包含有各环节人员的小组团队各自完成整个流程,最后各组之间进行对比讨论,互相学习,加以改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而且能够将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融入教学环节,还能通过案例教學把重视过程、重视进步的正确思想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会大量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从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及教师职业责任心培养的角度来看,克服困难、多花时间执行因材施教方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3.教学互动中的师德体现
在教学互动环节,教师是占据主导地位并起主要作用的,然而如果某些教师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了一己私欲而做出各种不公平对待学生的行为,那么其师德师风就完全丧失了。特别是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互动中,能够量化以及评价的点很多。教师只有制定公平的规则,公开规则的细节,公正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信服,才能更好地树立自身的威信。在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教师的这种讲规矩、说一不二的做法,能够引导学生勇敢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即使面对失误或者犯错,学生也能光明磊落地接受结果,并进行后续的努力。
4.教学在课外的延伸
工科专业课的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教师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则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因此,将简单的概念理论放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的课前预习充实起来,是工科专业课教学在课外的有效延伸。要求学生预习,不仅可以让课堂案例教学效果更好,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工程案例各个环节中都能发挥自己最高的水平。课后的复习,则是对工程案例的进一步消化,是对学生专业背景的进一步深化,也能够为下一个工程案例提供经验积累和借鉴。因此,教师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结合起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更科学、更专业地开展教学,让教学得以在课外延伸。
5.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教有教的规范,学有学的规范。教师遵从规范的要求进行课程的教授和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学习,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前提。只有遵循规范,进行自由学习和研究的方式与方向才不会偏离主方向。特别是工科专业课,学科及行业本身就有很多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各类手册和指南等),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规范内培养严谨治学的作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更自由的学术研究。与此同时,教师自身正派审慎的作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术道路上。因此,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其实是统一的,而且只有这两方面相统一,才能形成正确的、有前途的学术成果。
三、结束语
工科专业课教学对象统一、教学内容深奥、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目标单一,这些教学特征和教学思路,都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在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找准自身职业定位,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在教学互动中表现师德,在课外进行教育延伸,将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工科院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道路。工科专业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实践,从更多方面更加深入地对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提升和改进,总结出一套既能使自身得到发展,又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养、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洪汀,刘锦,王金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9).
[2]姜海滨,王有存.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3]周前,刘恩海,刘寅,于海龙,付梦菲,赵坤正.基于应用型工科院校师德建设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23).
[4]孙敬霞.工科类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曾一帆.应用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02).
[6]郑魏静.当前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7]王小琦.浅谈工科大学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