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非遗”视域下岁时节日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2019-11-25 00:21朱莉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9年0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节气博物馆

朱莉莉

(南京博物院 江苏南京 210018)

中国农耕文明形成了顺应自然、休养生息的一套法则,在不同的节气里,根据农耕特点产生不同的节日民俗,至今仍有的民俗如北方着重祭灶、南方请财神、靠近圩区的祭龙王等。中国人从传统节日民俗祭祀仪式中求家人平安、六畜兴旺、粮食满仓的愿望,更能传达出一个地域或一个祭祀圈共同的价值观。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近年来提倡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全国文博系统在非遗保护工作探索初期,在“二十四节气”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进行符合自身特色的尝试,获得成绩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

一、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现状

“我们的节日”活动开展在博物馆中较为普遍,如表1(1)表1是不完全统计,筛选范围对“我们的节日”活动组织较为频繁的国内博物馆进行相关内容的截取,且只选择“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三大传统节日为例。所示,各博物馆在中国传统节日方面高效发挥博物馆自身的优点: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节日活动内容的呈现,公众参与度高,深受公众喜爱。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博物馆注重与自身藏品的结合,强调青少年及亲子活动。海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将口头表演类非遗纳入主题活动中:琼戏、端午主题戏曲综合专场、苏州评弹等,受众范围广泛。南京博物院针对“我们的节日”不仅邀请民俗专家讲座,而且有进社区、进学校的专题活动。天津博物馆的主题活动着重服务了特殊儿童群体,且在文创方面见长,受众可以亲自体验制作文创产品,并可将文创产品带回家。各博物馆在内容上制作精良,根据岁时节日挖掘相关民俗风情,将节日的“节食”“节物”“节礼”凸显,引导公众到馆参与。苏州博物馆在建筑方面颇具特色,在苏州古典园林半园举行中秋节拜月仪式,增加人与博物馆建筑、园林风景的契合度。也有博物馆在近期并没有“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相关活动,但已在早年间有所尝试,如上海博物馆(2)上海博物馆在2008年策划“中国古代岁时节日”暑期讲座:(1)也向衡门贴画鸡——话春节;(2)风光烟火清明日——话清明;(3)江上何人吊屈平——话端午;(4)月下穿针拜九霄——话七夕;(5)盂兰乞食信飘零——话中元;(6)月中霜里逗斗婵娟——话中秋。,在传承岁时节日方面走在同行前列。

表1 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情况概览(2018年)

续 表

续 表

“二十四节气”较于“我们的节日”的活动略少,有些博物馆将“二十四节气”纳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如表2所示,“二十四节气”活动中,南京博物院根据农谚制作组装器物。中国农业博物馆进校园、做手工、办展览,牵头“二十四节气”保护研讨会。黑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绍兴非遗馆讲授节气特点,组织相关手工活动。绍兴非遗馆的互动课程面向全民,从内容上着重成年人体验。

表2 博物馆开展“二十四节气(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农历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在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动情况概览(2018年)

续 表

二、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

19世纪晚期的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中提出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顺应那个阶段的文化,代表该阶段的生活方式,这些在阶段中传承下来的观念是随着社会阶段的发展慢慢形成的。显而易见,岁时节日文化都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即使看似逻辑性不强,带有一定的粗野性,但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在农耕文明起源时期,由于人类对于世间万物认识的局限性,很多现象不能够用科学来解释,他们认为颗粒无收是神的惩罚,地上的人们做错事才会遭受灾难,于是神灵崇拜、祭神的活动显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活动被规定到某个特定的时间进行,使得岁时节日文化不断巩固、传承、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事象能用科学知识进行阐释,人们趋向于无神论,使依托于节日、节气而兴盛的节日民俗骤然失去了用武之地。在处理岁时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不可采用因其源自封建迷信就一刀切的取舍观。祭灶神并不意味着灶神就能让人丰衣足食,在一年的农耕之中,中国社会的个体兢兢业业忙着自己的活计,没有哪个人天天只趴在菩萨庙、灶王台求神灵保佑,拜菩萨、祭灶王更多的是建立在“尽人事听天命”的基础之上,人们着重精神上的寄托与祈福。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文化蕴含着世世代代人对于生活的祈愿及其价值观的取舍,其传说、神话故事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手工技艺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借鉴之源,其精神内涵是指引当下道德缺失的有力工具。博物馆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实施“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是有效提升公众精神内涵的途径。

(二)强化民族认同的历史资源

19世纪早期泰勒的《原始文化》曾提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民俗、工具,都包含着每个民族独特的信仰和价值认定。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一些民俗、礼仪历久弥新,单一认为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无意义的判定过于武断,这些民俗是因为符合人的发展才能在发展进程中扎下根来。岁时节日文化离不开原有的社会文化生活,在中国传统社会拥有良好的传承土壤,当今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人们都朝向外面的世界:人口由农村趋向城市,由国内趋向国外,“人”要素出现空缺,对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带来沉重的打击。人们接收新事物的渠道多了,中秋节的拜月仪式、端午节的龙舟文化、立春的打春鸡等岁时节日文化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饱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节气文化事项,没有及时契合“人”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进行内容、形式的丰富而逐渐式微。时下仍要保存岁时节日文化内核,发掘其新的文化内涵,若是任其消亡,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及表现形式的大规模消亡,民族认同感就会变得薄弱,因此博物馆开展相应的节日、节气主题活动是强化民族认同的历史资源。

三、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 “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局限

(1)主题活动对象年龄界定不清。查找活动主题时针对受众年龄没有明显划分,“儿童”“幼儿”“青少年”“老年人”“全民”“特殊儿童群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年龄界定,只是泛指一类人,在主题活动中体验效果会大打折扣。岁时节日主题活动策划,首先要明确受众的年龄分层,不同的年龄对主题活动的需求层次不同。

(2)主题活动策划为临时组建的团队。主题活动策划存在临时搭建班子的情况,且存在外来引入的策划团队,虽在一定程度上使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但人员的变动及外来引入团队的更换,使馆方长期品牌活动的建立呈现不可持续性,对受众建立长期情感形成干扰。年而复始的岁时节日文化传承,在承接和品牌定位方面更需进行长期规划。

(3)主题活动目标不明确。体验参与是积极途径,体验目标设定应落脚在岁时节日文化的情感内涵。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不应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取向,而应让幼儿通过多元化传统节日活动,与亲人共享岁时节日文化的乐趣。成年人选择岁时节日主题活动,倾向于家庭成员、朋友之间情感维系的需求。馆方由“假设受众需要”转变为“受众真正需要”,重视受众需求更能取信于民。

(4)主题活动内容缺少灵活度。因岁时节日年而复始,博物馆在实施中内容年年相似,降低了公众参与的兴致,也会造成受众对于岁时节日的片面化理解。如表3所示,民间年画非遗项目中的“门神”题材(图1)可用于博物馆“二十四节气”“我们的节日”的有效传承主题内容。《梦粱录》中记录宋代面塑就已广泛用于春节、中秋、端午,现仍在结婚、祝寿人生礼仪中存在,在主题活动中尝试不同的内容来扩展受众对于传统岁时节日的符号认知势在必行。

表3 民间年画项目中的“门神”题材(以产地划分)

(5)理论研究缺乏。涉及的岁时节日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于民俗研究专业学术圈中,传统博物馆中节日、节气理论研究人员稀少,即使有非遗研究人员,传统节日、节气方面变并未引起重视,显然在博物馆开展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智力输出捉襟见肘,只能临时寻求外援专家,博物馆策划的一些传统节日、节气主题活动并不切合主题或是同质化严重的深层原因与此有密切关系。

四、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的再思考

1.与馆藏文物关联

充分利用藏品发挥积极社会作用是基于实物藏品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命题。二十四节气农谚中有“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之说,博物馆中仍存有古代犁地的工具,不可否认随着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非遗在当代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减弱,但衍生的岁时节令在生活中仍具有积极意义。雍正皇帝开创的贺新春仪式“明窗开笔”,在大年初一子时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开始,东暖阁案上摆着注满屠苏酒的“金瓯永固”杯,皇帝亲手点燃“玉烛长调”烛台,拈起万年青管笔,写下吉语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可将“金瓯永固”杯、“玉烛长调”烛台、万年青管笔等藏品配合复原陈列,加深人们对岁时节日文化的理解。馆藏泥塑、年画等都是民族情感的凝聚,通过文物能够感受到岁时节日深厚的文化积淀。且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更便于交流,无须耗费大量的交通运输及保险费,在馆藏文物的基础之上,邀请有互动性的主题活动收效甚好。

2.与当地特色关联

“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知识,没有具体的传承人,却根深叶茂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生活中。作为特殊存在的非遗项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人们会随着地球生态气候的变化将“二十四节气”延续利用、顺势增减,这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在全国通行的二十四节气歌前提下,具体地域在实践二十四节气歌时是有具体指向的改编扩充,主题活动尝试有地方特色的时令摄影、歌谣传唱、征文、谚语比拼、知识竞赛,能够让“节气”和“节日”在活动中活起来。“张灯结彩”的秦淮灯彩非遗项目在春节、元宵节置入主题文化活动中,使岁时节日文化符号向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在地方展开广泛的田野调查,深入民众,挖掘传统节日、节气的当地实况,辅助开展博物馆岁时节日主题活动。

3.与文创衍生品关联

江南茶区有“明前茶”和“雨前茶”之说,即在清明和谷雨节气到来之前采摘的茶叶,明前茶茶叶细嫩,雨前茶滋味鲜浓。一年一复始,可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文创衍生品的构思,带着受众开展不一样的节气主题活动。

4.与养生关联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立秋啃西瓜”,时下人们生存压力陡增导致进入亚健康状态,二十四节气养生强调人顺着自然的节拍调整自己的行为,在博物馆活动中可以尝试纳入传统体育竞技模块,春节期间的舞龙狮、扭秧歌;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端午节龙舟竞渡;重阳节登高,等等,可有效弥补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在博物馆中比例占有率低的现状,又能够通过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公众的身体素质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2013年日本和食文化正式登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日本将和食文化与年节岁令联系在一起,相生相和,在进食的过程中血缘和亲情能得到进一步加深。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各地不同节令的饮食文化来加深民众对于岁时节日的情感联系。哈萨克斯坦在日常餐饮、婚礼、生日、葬礼及不同节日中分享面饼,已在2016年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我国的清明团子、中秋月饼、春节饺子都具有明显标志性岁时节日饮食符号,在主题活动中需深入挖掘。

5.与非遗关联

手工技艺类非遗在“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节日”中占比例较高,端午节佩戴香包,立春缝制“打春鸡”,春节必不可少的剪纸艺术、年画艺术。北京的“兔儿爷”非遗项目,是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传统手工艺品,兼具祭祀和游乐的功能于一体,既运用于拜月仪式当中,又作为孩子的玩具。在中秋节时,“兔儿爷”也可以与传统节日糅合在一起,成为地域性特色节日文化符号。端午节作为我们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成为符号,除了食用粽子之外,是否可以选择非遗项目香包或是珠绣来制作可玩赏或是实用的“粽子”符号。口头表演类非遗在节庆中应提高所占比例,涉及二十四节气的剧目也为数不少。苏州评弹弹词艺人马如飞所作《二十四节气》(4)苏州评弹弹词艺人马如飞所作《二十四节气》: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江亭大暑对风眠。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幽闺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白兔鸟飞又一年。,26句每句都包含着戏剧名,如大众所熟知的《西厢记》《牡丹亭》《玉簪记》《琵琶记》《白兔记》等。且此弹词开篇在中国邮政的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上有所体现。推出相关节日、节气内容的口头表演类非遗展演,是拓展博物馆有效传承岁时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

6.与学校、社区多维度关联

时下博物馆开展传承“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实施类型主要仍以馆内为主,较少涉及学校、社区;实施方式倾向于手工技艺类非遗,较少涉及口头表演类非遗;实施动作主要为馆方制作,受众被动接受,这与当下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初衷相差甚远,如表4所示。

表4 博物馆开展传承传统节日、节气非遗活动实施类型及方式

根据表3、表4所呈现的,博物馆可针对自身特点针对性地寻找传承传统节日、节气非遗的解决之道,博物馆与政府保护要有所区别,在方法、途径及目的上要有所着重,宣传、展示、过程保护,与公众拉近距离增加参与感。区域性博物馆在保护非遗文化流动中要做到“守土有责”,依据博物馆传承传统节日、节气非遗时可运用的评估方法配合主题活动有序开展,如表5所示。

表5 博物馆开展传承传统节日、节气非遗活动指标评估表

续 表

五、结 语

博物馆开展“我们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可以提升博物馆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每一个个体都有参与到动态文化生活之中的权利,尝试扩大每个人体验文化的机会,提高文化可达性。开展活动的同时也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估(5)对于参与传统节日、节气非遗主题活动的公众进行观众行为、观众反馈、知识获得、情感测量及主题活动内容、形式、服务、反响等方面进行测评。,在一次次主题活动梳理、实施、反馈、总结后进行修正,效益评估更倾向于公众在参与之余有所得,完成一个善循环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遗产部的主任爱川纪子女士曾说:“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两种方法,一是将它变成有形的形式;二是在它产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它的活力。”在中国传统节日、节气的非遗保护工作中,更倾向于在它产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它的活力。强有力的文化生活对个体和社会整体都有着积极作用,博物馆在守护传统文化潜能的同时,激发体验文化的个体与集体的创新能力,强化博物馆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节气博物馆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