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宇
(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 200135)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青少年是民族振兴的未来与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富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问题,尤其对中小学与高校体育教育制定了诸多关于青少年健康促进的政策。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然而,我们也看到,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即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依然较低。尤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等的影响,运动的次数与时间越来越少,其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另外,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高考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依然将青少年束缚在文化课的学习内,大大限制了他们的体育运动。
青少年健康水平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目前来看,学校体育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这也是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原因。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常见且主要的体育运动。相比篮球运动、足球运动、网球运动与排球运动等,乒乓球运动对场地、设施与器材的要求低,易开展、易学练。乒乓球运动是很多青少年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庞大的受众为学校开展乒乓球教育和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积极开展乒乓球教育,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形态、身高、体重、生理机能及各种体能都在快速发展。青少年进行乒乓球运动时,需要全身多部位的协调运动,无论是简单的移动步伐,还是复杂的吊球、搓球技术,都会不同程度地对青年的身体产生影响。在生理机能方面,乒乓球运动强调运动者大脑与肢体动作较强的关联度。乒乓球运动节奏快,竞技时抓住机会赢球往往在一瞬之间,因此,青少年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能有效增强神经系统的机能。除此之外,乒乓球运动还能增强青少年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等的机能。在体能方面,乒乓球运动需要运动者具备较强的上肢力量与下肢力量,因此青少年积极参与乒乓球运动,能有效地提高力量素素质。除此之外,乒乓球运动还能提高青少年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等。综上所述,学校积极开展乒乓球教育,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水平,应作为学校乒乓球教育的首要目标,体育教师在指导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时,应始终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杜绝一切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的训练思想与行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电视、广播与网络中报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自杀事件等屡见不鲜。导致青少年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非常凸显的原因。乒乓球运动技术与战术内容丰富,青少年若想在乒乓球运动上大展拳脚,需进行长期的训练,而在训练过程中,青少年需要克服身体上的伤痛与心理上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乒乓球运动能有效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另外,单从乒乓球项目特征来说,它节奏快,要求运动者对球的位置、速度、落点等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因此经常进行乒乓球运动可以有效发展青少年的快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与空间感知能力。除此之外,乒乓球是一项竞技性项目,无论是日常训练中的竞技还是正规比赛中的竞技,比赛胜利与失败能够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与心理承受能力。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习惯地以思想政治课程为载体。然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偏重对青少年思想水平、政治素养等的影响,再加上课程内容多为时事,与青少年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关联度不高,因此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乒乓球运动中的双打项目是一项非常注重团队合作的项目。青少年学练双打,需要与队友进行密切的合作,需要彼此信任、彼此支持、彼此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讲,乒乓球运动能够提高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他们与教师、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另外,在乒乓球比赛中,比赛规则能够让青少年懂得诚实守信与遵守规则;队友、对手与教员能够让青少年懂得博爱与尊重;比赛胜利与失败能够让青少年懂得荣誉与荣辱,等等。
青少年乒乓球科学训练,需要贯彻科学的训练原则,选择科学的训练内容与方法,注重训练过程监控。
贯彻科学训练原则的本质是尊重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客观规律。青少年训练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1)自觉积极性原则。教师要使青少年明确训练的目的与任务,让他们把训练变成一种自觉积极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青少年树立永攀乒乓球技术高峰的远大理想,增强他们学练的动机。其次,要使青少年明确练习的具体目的、要求与方法,让他们训练胸有成竹。最后,要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给青少年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2)循序渐进原则。乒乓球技术与战术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青少年的乒乓球基础进行考察,确定他们的起步高度。其次,要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步骤开展训练。(3)从实战出发原则。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无论是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还是心理训练,都需要从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4)全面技术训练与特长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首先,教师要加强青少年乒乓球基础技术训练。其次,要根据青少年乒乓球技战术水平、体能素质等特点,加强青少年乒乓球特长技术训练。(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首先,教师给青少年安排运动负荷时要遵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次,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与发展潜能等为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运动负荷。
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包括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等,不同的训练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1)技术训练的内容包括基本的握拍法、基本姿势、步法、推挡、发球、攻球、搓球、接发球、削球等。技术训练法有熟悉球性训练(如对墙击球)、结合训练(如削和攻结合训练)、对攻训练(如攻对攻)、多球训练等。(2)战术训练的内容有战术行动方面的训练与战术意识方面的训练。其中,战术行动是运动员完成既定的战术计划而采取的各种战术,如发球、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等。而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准确地观察、分析场上的情况,然后及时、准确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或与同伴配合方案的能力。战术训练的方法有单线训练法、复线训练法、指标训练法、长短球训练法、发球抢攻训练法、比赛训练法与图示引导训练法等。无论是技术训练还是战术训练,不同的训练方法都应各有侧重,教师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训练目标选择最合适的训练方法。
训练过程监控的主要目的是监测与调控青少年的训练态度与行为,从而让他们按时、按质地完成训练任务。乒乓球训练中的过程监控能够确保训练过程的科学化。青少年乒乓球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主要内容有青少年竞技能力发展状况、青少年承受训练负荷状况、青少年身心健康状况、青少年营养状况等。实施训练过程监控,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训练过程监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要训练活动发生变化(如暂停、前进),监控工作就应随之发生变化。乒乓球运动技战术复杂,每一项都需要青少年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因此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监控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2)教师作为青少年训练过程监控的主体,应认真科学制订监控计划、科学选择监控方法、科学实施监控过程、科学分析监控结果等。(3)监控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是对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计划提出科学的调控信息,以确保与提升训练质量。(4)监控中的“监”与“控”是紧密联系的,不能分割开。第一阶段的“监”为第二阶段的“控”提供依据;第二阶段的“控”又对后续第一阶段的“监”提供工作重点。
乒乓球运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小学与高校应当重视乒乓球教育。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教师首先要贯彻科学的训练原则,其次要选择科学的训练内容与方法,最后要注重训练过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