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几点思考

2019-11-25 07:41:37中共株洲市委办公室张磊
办公室业务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贫困地区成果

文/中共株洲市委办公室 张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六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人。我们在响鼓重锤,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时,也要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打赢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成果保卫战,对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高脱贫工作质量,使已脱贫人口稳步向富足的小康生活迈进?本文认为,要从壮大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教育等方面重点发力,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脱贫”向“富裕”的转变。

一、大力发展产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应有之意。

(一)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根据已脱贫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来谋划本地的主导产业,选择重点培育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加快特色产业规划发展。

(二)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进外地龙头企业,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湖南省茶陵县引入的龙头企业万樟园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脱贫户的高质量脱贫。

(三)推动“三变”改革。推动贫困地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逐步从“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转变。

(四)强化资金保障。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设立产业发展投资资金,加大农产品收购贷款力度,建立健全产业项目资金与农民自愿、真种真养、见钱见物、奖勤罚懒等挂钩的机制,防止一发了之。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注重把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五大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产业振兴。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注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链,推进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做强加工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近年来,该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达7573.7万元,全村不仅实现了整体脱贫,而且还跨入了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

(二)人才振兴。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升“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实用性人才队伍的科技素质,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支持各路人才“上山下乡”,让更多有志于振兴乡村的人有干事创业、绽放精彩的舞台。

(三)文化振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载体功能,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深挖先进典型,让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教身边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生态振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给农民一个更加干净、整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有机之路,坚持种有机茶,重新擦亮了“中国名茶之乡”的名片,也让全镇1586户4367名贫困人口走上了小康之路。

(五)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整顿提升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通过自治、法治、德治来激发村民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宣传党的主张、团结动员群众、干事创业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农村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外出务工经商创业人员中发展一批党员、选配一批干部,在机关公职人员派任一批村干部,选好配优驻村第一书记,打造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头羊”队伍。

三、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提高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

(一)学前教育阶段。完善贫困地区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乡村幼师待遇,对贫困家庭幼儿教育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二)义务教育阶段。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和学生精准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三)高中阶段。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扶持力度,探索实施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3年免费教育。

(四)高等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在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面优先予以资助,加大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力度,提高高等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的能力。

(五)职业教育阶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办学模式,实施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引导企业扶贫和职业教育扶贫相结合,实行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培训,提高贫困家庭人员的就业能力。甘肃省静宁县职教中心与3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贫困家庭学生就业援助机制。近3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贫困地区成果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6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 03:15:06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工大成果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江西农业(2018年3期)2018-02-13 03:47:03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