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深化的路径

2019-11-24 05:53贺倩
教育界·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贺倩

【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新闻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坚持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直是新闻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重点探索了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路径,并探讨了新闻教学中的强化路径、内化路径、外化路径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教学;路径

【基金项目】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校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教学中的深化”(KGBA18037)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理论的灵魂,也是新闻教学的核心。因此,可从强化、内化、外化三个路径着力,把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落在实处。

一、强化路径

强化要求在新闻理论教学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强化路径是指坚持深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途径。

(一)彰显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指的是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守所属阶级或政党所规定的各项行为准则[1]。但近些年,新闻教学中为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投入到技术操作上,相对减少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授课,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过时了等错误观点。如果学生对党性原则的理解模糊,甚至把西方的价值观当作行为准则,则会使新闻事业误入歧途。

新闻教学中彰显党性原则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理论阐述。阐述中摆明立场,纠正一些错误看法,透彻讲解,强调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引导学生理解党性原则的要求,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接受党的领导。二是案例教学。以热点事件切入,通过深入地分析,令人信服地彰显党性原则的指导性。这要求教师了解业界动向,收集资料,精心选择有针对性、时效性与典型性的案例。三是引入辩论,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讨论,去伪存真,辨别是非,铭记党性原则,成为一名有原则的人。

(二)坚持人民性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人民性要求新闻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闻教学中,以人为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上,强调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人为本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新闻传播评判的标准。在讲授新闻价值时,评判标准不仅仅是新闻价值因素,更重要的是看是否满足群众的需要。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内容上应基于国情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报道手法上少些抽象和概念。二是教学方法上,以人为本表现为通俗易懂地教学。贴近现实,用现在的事例证实理论,从媒体中精选正反案例,在讨论、分析中领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贴近学生,要求用学生喜欢接受的方式来讲述,比如用问答方式、观摩方式、故事化等方式来阐述理论,使学生听得懂,愿意听。

(三)坚守事实真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教条,而是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有力武器。在新闻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和挑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两方面内容:一是教会学生学会辨别新闻真伪的技能,二是要求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解决。如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西方新闻出现真相式微、后真相兴起的趋势。所谓的后真相指的是“媒体传播主要起到的是煽动情感、强化偏见的作用,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人们只在意情绪或主张,而不管事实和道理”[2]。简而言之,后真相的本质就是事实真实不再是新闻的核心,情绪、观点才是新闻的核心。后真相对新闻业的冲击和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面对后真相对传统新闻业的挑战,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真实性来审视后真相症候,找出后真相的解药:让新闻回归事实真实,才是新闻工作安身立命之本,才能重塑新闻业的公信力。

二、内化路径

内化于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脑、入心的过程就是内化过程,即学生把教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转化为个体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化是通过下面四个路径完成的。

一是知识的内化。学生在接受强化教育的基础上,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能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吸收己用。

二是方法的内化。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方法方面的知识。如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學会辩证地看待新闻工作中的问题。

三是观念的内化。在知识内化、方法内化的基础上,提炼、上升为观念的内化。学生能够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如喉舌观、群众观、导向观等等,并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当下学生身处在智能新闻时代,机器人对新闻生产提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掌握、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占据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思想高度,才能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不被时代淘汰。

四是提升素质。思想、方法、观念内化的终极目标是内化成个人的素质。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化,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学生只有提高个人的新闻素质,才能坚定政治立场,在思想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引领新闻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三、外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化必须聚焦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来源和发展动力,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标准。而外化是落实实践的必由之路。外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外化于行,即学生把个人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转化为外在实践行为的过程。实践教学和创新是新闻教学中常用的外化路径。

(一)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理论联系实践,重视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不仅要强化理论,而且要重视实践,要打破以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及时发现新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学生在实践中存在选题问题,要么选题过大,要么选题新闻性不强,在新闻表述上也存在抽象、空泛等诸多问题。这些反映出学生并未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暴露出教学中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讲解不深入,导致学生理解得不深入。教师反思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前提。目前,实践教学采用的路径是开设实践课,实施课外教学,建立实践基地。

1.开设实践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外化成行为,并贯彻到新闻采、写、编等业务中。因此,在新闻教学中开设实践课,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采编、制作新闻的时间,让学生对新闻工作有全面的认识。教学上采用的方法,一是模拟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创办一份报纸,记者、编辑都由学生担任。二是参与式教学方法。与校报、校广播台、校网站合作,实际参与到媒体从“报选题”到“审稿件”的各个流程,学生自己拍摄电视新闻,制作广播新闻和网络新闻专题。三是引进式教学法。邀请资深的媒体从业人员担任老师,传授新闻经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实施课外教学。引进“学在路上”教学理论,开设课外教学。课外教学是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室外,要求学生在真实世界发现新闻,目的是通过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课外教学是一种契合新闻本质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3.建立实践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外化成能力,需让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教学中,与各种类型的地方媒体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学生可在这些媒体实习,熟悉不同媒体的环境和要求,了解新闻工作的各个流程,探索新闻规律,能有效地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外化成新闻生产力。

(二)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因此,开放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之义。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技术优势,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表现形式。创新的路径表现,一是新媒介的运用。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网络课堂;或在“两微一端”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并不定期推送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文章;建立融媒体实验室,以适应全媒体时代新闻教学的需要。二是新技术的运用。将数字技术运用于新闻,发展出VR新闻、H5新闻、动画图解等新的新闻表现方式。三是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最大好处是让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创新新闻叙事的方式。如将诗歌、游戏作为新闻表现手段,形成“新闻+诗”“新闻+游戲”的新形式,提升新闻接受度。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强化路径、内化路径、外化路径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的三个有效路径。这三个路径实质上是相互作用、层层递进的。强化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的基础。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强化教育,才能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化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没有内化于心的过程,只能流于表面而无法深入人心。外化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的目的。通过外化路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新闻工作中自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落实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6.

[2]史安斌.“后真相”冲击西方新闻舆论生态[N].人民日报,2017-11-0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践行
财经新闻中的“数据陷阱”表现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特色的新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