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嘉慧
摘要:因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成了关注的焦点,“什么是核心素养”和“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明确“语文核心素养”,应区别于“语文素养”,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7836(2019)10 0064 03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未对语文素养的定义做完整的表述,基本将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等同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
一、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作用与局限
“写作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和重组,更融进了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整体性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特征,语文素养是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的融合。全面、和谐的语文素养结构的建立,必然要求三个维度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素养的外显行为,语文素养的三个维度必然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交融整合,成功的语文实践活动也必然是语文素养各方面协调作用的结果。”[2]写作活动更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为写作是学生在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练习之后自然产生的活动,有了一定量的阅读经验,加上自身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产生直接经验,并运用于写作的过程中。同时,口语交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如此,学生便有能力写出一篇作文。
由此可见,要想使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必须首先注重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也依然存在,这导致了学生写作水平原地踏步,难以进步。
语文素养囊括的范围体现了综合性和实践性,但这两点都有其不明确之处,使语文素养在培育的过程中受到局限。
1.综合性的局限:范围大而空。语文素养除包括知识与能力之外,还包括情感、情趣、学习方法、习惯、审美等,似乎语文能够培养各种知识全面发展的人才,殊不知,正是这种大而空的内容划分,使得语文在教育阶段成为了主科中最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因此,在语文素养的基础上,更要抓重点,即核心素养。
2.实践性的局限:实践方式不明确。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素养是实现语文能力提高的重要一步,教学论对此也有论述。在刘淼的《当代语文教育学》中,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主要靠多读、多写、多听来实现,而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卻没有明确的表述,也使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重点。
二、语文教育必须注重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也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它们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不同点。简而言之,语文核心素养的重点在于“逻辑”和“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与广而全的语文素养的最大区别,可以说语文核心素养抓住了语文能力培育的精髓,利于在实际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具体而言,何为核心素养?“首先是以具体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学科特色核心素养;第二是以批判性、创造性思维为主的跨学科共通素养,通过这种素养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沟通合作、社会交往,以及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等;三是自我发展素养,即个人心智的发展程度,对所接触的学习材料,社会关系能够进行有效处理。可见,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解读与具体化,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依据当今社会对于语文课程提出的要求确定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学生发展规律,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构建不同学段学生发展中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3]。
语文核心素养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一语四文”,即语言、文字、文言、文化、文章;二是语文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三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四是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广泛联想的能力。
同时,语文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书本和课标,还应着眼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保持语文的民族性的同时也不能失掉语文的现代性。另外,应当避免教学目标的泛化,不能指望仅通过语文教育即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还应与其他学科共建桥梁,引导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欲望去探索未知领域,在全面发展这个目标下,语文应起到“激趣”作用,也应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立适应学段的教学目标,培养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三大难题,堪称中小学生的语文噩梦,也凸显了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重难点。而且相对于阅读教学来讲,写作教学显得难度更大,对于教师来说,写作教学是一项付出辛苦而成果甚微的非正比劳动。因为没有一本普遍适用的写作教材供学生使用,尽管有许多自诩“高分写作”的模板或套路,却恰恰是使学生的作文流于俗套,沦为低分的“黑手”。
而在一套语文试卷中,作文分数通常接近总分的一半,以2010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为例,作文满分为60分,好的作文可以接近满分,而低分作文则可能低于30分,甚至接近零分。可见,仅仅通过作文便可将学生的语文成绩拉开30—50分的差距。除了分数之外,写作能力也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展现,它关系着学生如何将抽象思维和直接经验转变成为书面表达的语言文字,这种转变便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的地位之高无须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