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机制的路径探索

2019-11-24 23:33王锃璞安其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锻炼课外

王锃璞,安其丰

1 前言

第十九次人民代表大会之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渐增加,对文化旅游和健体健身的消费比重远超以往。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大事。2014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1]。2016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普及健康生活[2]。时代在进步,国家、学校和群众对健身健体的需求只增不减,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重,还要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就会下降。让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与课外体育锻炼相兼顾,不仅能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还能发展社区体育潜在人口,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加体育人口,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因此,社区和学校都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依托。通过中学的课余体育活动,将学校和社区联动联合,让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走进社区这种方式,促进社区与学校一体化,为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提供多种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资源总库——CNKI(相关文献)、读秀等数据库进行检索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利用网络引擎查阅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机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资料。重点分析了社区和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及一体化的相关资料,并做相关处理分析,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2.2 逻辑分析法

对调阅的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评估和优化。

2.3 访谈法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研究思路实地和电话访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等。了解到社区与课余体育活动联动的情况获得本研究的信息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社区与中学课余体育活动联动的特点

3.1.1 社区与家庭体育的特点

社区体育是指利用社区内的场地和设施在社区内就近组织开展的群众体育活动,而家庭体育则是由家庭自发组织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家庭体育活动。社区体育其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提升身体素质,促进社区居民交流,增进邻里之间和睦。家庭体育其目的也是为提升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促进家庭成员交流,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其两者具有关联性,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开展体育活动的联动具有推力作用。

3.1.2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之一。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在活动参与上既有一些规定性要求,又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整个进行活动的团体可大可小,可以是教师领导下的正式组织,也可以是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活动内容没有硬性规定,不受教学大纲限制且活动空间广泛,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开展。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2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的影响因素

3.2.1 学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日趋重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推进加快脚步。中学生要面对的是升学的压力,学校和教师更是肩负责任,面对来自家长甚至社会的压力,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打基础。在这种不能忽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等客观因素条件的限制下,中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会被压缩,周末也要面对繁重的文化课作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在无形之中学校会忽视学校体育工作的落实,加之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导致文化课和学生体育活动锻炼时间严重失衡。

3.2.2 社区家庭因素

社区由每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又都有自己的成员。父母长辈不仅是孩子最亲的人,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家庭对孩子的价值观引导至关重要,一个社区的环境氛围对每个家庭的影响又举足轻重。每个社区都有带动好每个家庭的责任,每个家庭又都肩负着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的义务。但繁重的工作,养家糊口的压力,望子成龙的心情等因素往往会使家长忽视了家庭体育对孩子走到户外,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而社区层面要面对现实资源的问题,如缺少场地、没有社区体育指导员等。缺少提供对青少年锻炼的条件保障,往往对社区内每个家庭的体育锻炼保障无从下手。

3.2.3 社会资源因素

社会体育资源的配置有很多,如人力、物力、资金、时间等。而社会体育投入又分为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前者为福利性质的公共产业,后者为社会体育产业经营的结果。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社会体育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是个人的体育消费从福利型向消费型的转变,使更多人对体育锻炼边缘化,同时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缺乏社会体育锻炼指导员又是我们必须直视的问题。

3.3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的关系研究

3.3.1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互补性

社区可以作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通过协调组织和安排中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的方式,使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学校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在校体育锻炼情况和文化课学习进程制定符合学生运动目标和特征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弥补社区体育指导人员的不足,为其提供器材资源。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体质及锻炼情况,可促进教师与家长、学生,学校与家庭的及时沟通,使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下接受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参与度,在社区更好的宣传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3.3.2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共进性

让初中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走进社区,让社区更好的接纳中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共同进步。身体是从事学习活动的根本保证,中学生承受着升学的压力;保障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制定符合其特征的课余体育活动计划,能更有效的对学生体质和运动状况进行监测管理,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达到锻炼目标。而每个家庭甚至家长会通过这个平台走进体育,认识体育,愿意学习体育。让每个家庭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不仅能加强家长与学生、家长与教师,社区与学校的交流沟通,促进家庭和谐,还可以使家长感同身受,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乐于学习运动技能知识,有利于促进健康第一观念的形成,增加体育人口,促进社区体育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为社区的发展打下基础和提供保障。

3.3.3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普遍性

社区和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联动的这种方式并不是只能在校内和课间进行;户外、社区内,周末以及节假日都是其可以进行的地点和时间。并且这种方式,不止适用于城镇,农村加强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对城乡学校体育教育一体化有着促进作用。

3.3.4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特殊性

社区和中学的课余体育联动在不同的区域和时间又有不同的进行方式和特点。如我国南北地域气候特征的差异,南方地区可以多进行水上运动,而北方地区则可以更多的进行冰雪运动。在下课放学的时间段可以进行体育游戏或联赛等活动,在周末和节假日则可以更多地进行时间段长的亲子体育活动等。

4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合联动的实施途径

4.1 教育、体育以及社区等部门应该联合出台相关的指导文件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离不开资金和各界体育资源的支持。但首要任务仍需政府要完善学校与社区体育联合的纲领性文件,由政府牵头,加强干预和引导。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会让学校和社区以及社会各界认识到两者的联动势在必行。从根本上引发和带动两者联动的机制以及模式建立,体育资源可以达到真正的共享,社会各界予以捐助和支持,两者联动的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

4.2 加大对社区与学校的宣传工作,为建立联动机制扫清思想障碍

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做好育人工作,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使命,学校体育与家庭教育只有相辅相成,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家校联动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增强教师与家长的相互理解信任,形成家校共育的重要举措。推进家校联动是全面加强学校育人工作的需要,使学校和家庭都充分认识家校联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促进学校和家庭有效沟通,建立目标一致、互相理解、密切配合的家校联动机制,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4.3 实行“两进”策略,为社区与学校联动奠下基础

“两进”即学校走进社区,社区走进学校。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配置丰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良好以及理论水平扎实。在学校的课余以及周末时间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开放场地,在体育老师的计划和指导下,让社区群众进入学校与师生共同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参加锻炼。不仅可以向社区群众普及健康健身知识,还可以帮助社区群众发现自己的兴趣项目,培养体育爱好。而社区则拥有更多的室外健身器材和场地,以及使社区内部的运动特长人才,社区定期的走进校园,由社区的运动特长人才为学校师生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户外体育的普及与知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课余体育活动为基点,由学生带动家庭,由家庭带动社区,为学校与社区体育的联动提供方法。

4.4 丰富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与社区居民运动兴趣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有着性别、身体、喜欢进行活动的时间等差异。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去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仅仅的局限于一种形式和项目、一个时间段和一个地点。社区和学校联合提供多种可供学生以及家庭参与进来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促进社区居民与学校师生一起运动。如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兴趣项目联赛、亲子间的民间体育活动比赛,踢毽子、空竹、秧歌等。学校以参与度高的师生为代表,社区以参与兴趣高的群众为代表,两者相互弥补融合,由一个人带动一批人参与。

4.5 成立联合组织,进行运动监测

联合组织是社区和学校共同组成的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和社区联动提供保障的组织。联合组织由一个决策机构和六个组别构成。一个决策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进行决议,六个组别为活动策划组、场地器材组、社会协调组、资金统筹组、监测记录组和医疗机动组。组织的成员由学校领导老师,社区负责人以及各家庭的志愿人员组成。使联动达到更好效果,为联动提供保障,对学生和社区成员提供更好的运动检测。

4.6 充分发挥社区优势与学校优势,共同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将学校与社区,学生与家长更好的联动联合,互补共进,能够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一体化的平台;在一体化平台上建立由社区和学校组成的联合组织,对参与人员进行运动监测,促进资源共享,协同指导青少年进行课余体育活动锻炼,从而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呼吁家长放下手机,走出户外,走向孩子,使社区各个家庭也参与活动之中,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增强体育锻炼及健康意识。

5 结论

依托社区与中学课外体育活动联动的这种模式,促进社区与学校场地设施资源共享效 率最大化,可以创设更多更好的条件促进社区、家庭与学校三方互动交流;既可以从中学课余体育活动这个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又可以营造社区体育文化氛围,为全民健身添加助力。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锻炼课外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