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俊 刘 聪 范轶倩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传统养生文化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一个独特的人体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全息元”[1],它全面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精神、思维定势、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传统养生文化文化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实践方式和价值理念,有广阔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体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然而,传统养生文化与人类古今的生活习性、思维模式等紧密相关,更与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血肉相连,在人们探索生命奥义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源自于传统养生文化中蕴含的古道哲学思想、太极刚柔阴阳、五行八卦思想、天人道法合一的思想内涵,促使这些文化所衍生出的养生方法能迅速被人们接受或认可,且对人们产生巨大的文化感召力、民族凝聚力和自我文化的认可度有直接促进作用。
传统体育运动是传统养生文化的一大文化特色,如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群众体育项目健身气功,以及这些传统体育运动在高校比赛、群众竞技中所体现出的全民适应性、普遍参与性,这些传统体育运动以激活人的进取意识为最佳手段,对传统养生文化被接受与传承都产生了其他领域无法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传统养生文化是中国古代体育最具代表意义的的一个项目。传统保健体育和民俗文化活动是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涵盖内容,[2]与现今传统体育、康复保健、心理治疗、休闲娱乐等社会行业密切相关,它对人们的身心协调、体质提升、人际社交、自我完善、艺术审美、文化交流具有独特的功能。而在当代老龄化社会状态下,人们长期在精神高压、身心疲乏的情况下,身心强健更为重要,而正是“医养结合,防治未病”[3]的传统养生文化更被社会所需要与接受。
品牌,原是社会企业及文化产品的重要标志,也是某一种文化表现其特色的标志。[4]品牌兼具一定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文化价值两种属性,一个优秀的养生文化产品将会是传统医学与养生学文化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个时代优秀文化的缩影,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本”。[4]在社会倡导医养结合的环境下,传统养生文化产品品牌的建立,应以传统文化为导向,休闲娱乐、养生修心、竞技参与为传统养生文化品牌发展的主线。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将健身气功作为全民健身性竞赛项目,充分体现传统养生运动在群众体育及养生领域的新发展。所以,关于传统养生文化品牌的创建,须以传统养生文化为主体、传统养生运动为中心,融入传统养生文化、饮食、运动方法等多重元素,形成传统养生文化竞赛、传统养生文化培训、传统养生文化交流、传统养生文化服饰制作、传统养生文化器械研发及相关服务为主体的传统养生文化品牌。
在医养结合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主要可分为修身与修心两大类别。首先,以修心为目的地传统养生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分支包含了茶道、花道、棋道等几大类别,它们是在传统中医文化和传统儒家、道家哲学思想的文化熏陶下,逐渐发展成为的传统养生方法。其次是以修身为目的地传统养生文化,在取其精华的过程后,将可以适用于现代老龄化和社会青年化的传统体育运动进行选择,推广大众所能接受的养生运动方法,如太极拳、健身气功、传统武术等保健体育项目。目前将修身与修心能较好结合在一起进行品牌推广的案例如以李连杰与马云合作出品的“太极禅”品牌,在整合了传统体育运动的慢学易练精髓下,辅以社会各年龄段接受度较高的动作和音乐,不仅将传统养生的理论文化与运动方法进行融合推广,更是将“太极禅”品牌普及大众,甚至推向国际化。
文化产品的传播,仰赖于文化本身的魅力,和客观存在形式的魅力。[5]传统养生文化向人们展示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传统养生文化的根,所以在开发传统养生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至关重要,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培育专业型人才的高校。在医养结合型人才被迫切需要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主力也依赖于国内医学类高校和体育类专业院校,高校中对传统养生文化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了传播者对传统养生文化的体悟层次,也决定着传播者在社会载体中将传统养生文化推向何处的问题。
就目前国内高校对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播形势而言,以医养结合、体医结合为养生指导思想而开展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高校较多,尤其以全国二十五所高等中医药类高校和国内8大体育类专业院校为主,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医养结合模式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文化传播途径。[6]这些高校中普遍开设以养生康复、传统保健、医护服务等医养结合技能为主的文化技能课程,所以高校医养人才的培养,传播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将对传统养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冲击下,传统养生文化适应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的发展仍需借助媒体的宣传与社会的需求度,所以利用多元化的多媒体宣传方式对传统养生文化进行包装、宣传,有利于将传统养生文化拥有更多受众者。同时,社会影响力与需求度的提升,可以为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优渥的土壤,政府逐渐加大了传统文化的投入与认可,设立传统养生文化研究机构,[7]对各种市场开发行为给予了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作为传统养生文化的社会载体与传播者,将正确引导人们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兴趣的回归,让传统养生文化融入到社会领域中,以此来渲染传统养生文化的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养生文化,从而喜爱中国传统养生文化,逐渐让传统养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无论是在休闲养生业、旅游娱乐业、学校教育领域,还是在竞技比赛、多元表演的舞台上,都能看到活跃的传统养生文化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