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市祖堂山社会福利院 张小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基层党建领域的深度应用,是每一位党务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党建工作点到点、面对面的二维模式,让党建工作摆脱人员、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更加精细化、可视化、多维化的管理。
(一)建立了内部管理平台。互联网在党建领域的应用,最先为党务工作者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网络化。单机版党内统计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基层党员信息管理问题,实现党员基础信息统计、组织生活记录、党员发展跟踪等功能。2017年,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上线,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足不出户转接全国党员组织关系,党员基础信息直接调入,简化了工作流程。个别城市还上线了党建履职纪实平台,通过记录党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实行工作目标动态管理和考核。
(二)形成了对外宣传阵地。党建网站的建立和部分门户网站党建专栏的开辟,推动党建信息化迈向一个新的阶段,“互联网+党建”从服务党务工作者走向了服务广大党员群众。目前,以“共产党员网——全国党建网站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国党建云平台”为代表的党建网站,基本实现了全栏目覆盖,扩大了党的思想理论的宣传阵地,为党员群众提供了理论知识学习、党建新闻浏览、党建业务查询等服务。
(三)开启了内外互动时代。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今天,党建工作也紧跟步伐,微博、微信、客户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移动互联改变了党建网站单向传递信息的模式,开启了双向互动、实时传播、数据共享的时代。互联网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内或对外,实现了内外联通,连接起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群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党建新媒体也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模式,这种随时随地分享与互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党课直播、交流互动、党务公开、党内监督等功能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互联网行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但是与党建工作的融合不过近十年时间,各项工作还不够成熟,尤其是面对基层党建的复杂情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对互联网在党建领域应用的长远认识不足。基层单位对“互联网+党建”工作认识欠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会发现网络引发的坍塌式负面效应。部分基层领导主观上对网络弊端进行放大,不能够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党建领域的发展,认为互联网就是重复手工工作,对党建工作帮助不大,思想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次是缺乏创新思维。基层单位由于经费有限,重业务轻党建的思维仍然存在,单位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建设的较多,对党建信息化投入不足;党员教育学习仍停留在读书读报的形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党建创新活动不多,未能发挥互联网新载体的积极作用。
(二)党建平台的资源整合不足。当前,基层单位党建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在单位门户网站上创建党建栏目,主要用于发布党员活动、组织生活等党建工作动态,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的兴起,门户网站的访问量持续下降,一些网站信息长时间没有更新,或者直接“无法访问”。二是通过创立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博账户、建立党员微信群、QQ群等形式发布信息,但是由于缺乏内容和载体的创新,长此以往单调乏味地推送,让“新”媒体也沦落成发通知和活动宣传的“旧”工具。三是通过党员信息系统实现党建管理纪实等功能,目前各基层单位既使用单机版党内统计系统,又有全国党员管理系统,有的还使用行业专属党建系统,信息的重复录入和填报,不仅没能给基层党务工作者减负,反而增加了工作量,甚至因为多渠道统计导致数据不精确。
(三)互联网在党建领域应用的机制不够健全。互联网在党建领域的应用格局已经初步成型,但是在机制构建上仍有大片空白。一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近年来,互联网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网民的互联网行为有所约束,对“互联网+党建”工作缺乏针对性,而党建工作又以其特殊的政治性、严肃性有别于其他网络行为,一旦出现信息篡改、数据泄露或不当传播,后果不堪设想。二是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互联网在党建工作领域的应用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点任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工作热情不足,在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中也因为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而对工作量无法界定。
互联网在党建工作领域的应用要满足基层党员、党务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必须立足基层实际,全面打造联通互动、点面结合的工作体系,实现党建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架构“互联网+党建”新格局。
(一)提高对“互联网+党建”的认识,从思想层面重视互联网在党建领域的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正确看待互联网的利与弊,主动积极运用互联网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才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正确选择。作为基层党建领导,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积极发挥党建网站宣传作用,定期发布党建信息动态,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发挥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互动作用,积极回应党员和群众的期盼;发挥党员微信群、QQ群的交流沟通作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沟通,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活力。其次,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加大对党建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投入,为基层党务工作者配备专用电脑,提高处理党建工作效率;为党员活动室配备网络设备,实现网络学习的功能;善用巧用新媒体平台,尝试“互联网+党建”的更多可能。
(二)加大对党建平台资源的整合,发挥“互联网+党建”的效能最大化。首先,要增强“互联网+党建”建设的系统性,互联网党建资源丰富,但也存在重复建设的浪费,基层党建网站不能各自为阵,应当加以整合,基层党建网站可以大型党建网站的矩阵或资源链接的形式出现,确保内容的延续性,避免出现“僵尸网站”。其次,建立统一的党建管理系统。目前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是基于互联网建设的相对信息较全的系统,应当全面推广,并逐渐取代单机版党内统计系统,为基层党务工作人员构建基于电子党务的智慧党建管理平台,实现党员信息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组织关系转接、“三会一课”记录等功能,满足日常党建工作所需。最后,结合移动互联的发展,融合现有党建云平台资源,建立统一的党员一站式服务APP,满足广大党员理论学习、信息获取、交流互动、问题咨询、考核评价的需求,融入理论学习打卡、撰写心得体会、发布学习动态、对党组织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反馈问题整改等功能,解决日常党建工作中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做的更加扎实深入。
(三)完善“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机制,激发基层单位推进党建信息化的内在动力。一是要加快推动“互联网+党建”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通过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形式,细化信息填报、组织记录、动态发布等工作流程的审核;提高政治站位,规范党员个人网络发言、信息传播等行为准则,加强对党务管理人员和党员个人网络行为的监督,确保“互联网+党建”工作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开展。二是要建立“互联网+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拟定具体工作量和考核评价标准,对党务工作人员实施量化考核,并作为年终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调动实施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推动“互联网+党建”工作真正成为展示基层党建特色的平台、党务公开的窗口和交流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