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申玉琪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只要安全生产工作者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痕迹管理”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是守“安全生产”初心。安全生产工作者的一切管理行为,应当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出发点,而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避免问责。
安全生产工作在重“痕”还是重“绩”,留“迹”还是留“心”的问题上,应当尽量兼顾。但在实际工作中,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存在纰漏是正常的,当两者不可兼顾的时候,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首先重“绩”和留“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次安全培训,因为某些原因,培训人员没有签字留底,但是培训的内容贴合实际,选取的案例发人深省,培训的方式深入浅出,让受训人员真正入脑、入心、入行,这就足够了。也许,因为这样一次培训,许多人就能够避免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相比之下,缺少的那“一张纸”还真的重要吗?
二是担“安全生产”使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履行“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等多项职责。
以“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为例,发现的隐患、提出的建议,必然要以一定的信息载体传递出去,或是向领导汇报、或是向基层通报,“顺理成章”地留“痕”,保证实际工作与留存记录相一致,是安全生产工作者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
三是找“安全生产”差距。充分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安全管理信息化经验,是寻找“安全生产”差距的着力点。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盲目套用其他企业的信息化技术也是不可行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引入,必然是有效的技术手段+配套的制度支持+适应的管理环境,三者缺一不可。
在管理流程中,可以尝试一些改进措施。比如动火作业要办理的作业许可证(作业票),一般是一式几份,在不同的责任人手中留存。有的企业,每次打印若干份,然后责任人在每一份上都签字,这样一来,作业的批准、取消、关闭、延期,就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容易弄混。
一些石油企业有一种做法,就是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比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4种颜色分别代表一个责任人或责任单位,4张纸通过复写的方式成套制作,只要在第一张签字即可,通过颜色还可以明确谁留存哪一张,现场张贴哪一张。
四是抓“安全生产”落实。目前,许多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中都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现象,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就是“不落实”,而安全生产工作重在落实,否则,“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那么如何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呢?笔者的回答可能会令人失望——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坚持做好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坚持做好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坚持做好隐患的整改、闭合,坚持做好应急演练和应急准备,坚持做好日常的安全履职记录,然后在坚持中不断思考、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