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妍
【编者按】 从严、责任、规范,成为新常态下党建工作的关键词。新常态下,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增强问题意识,勇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党建工作转型升级。为此,本刊特设“问题探讨”栏目,竭诚欢迎广大读者把实践中发现和遇到的新问题撰写成文,长短不限。
干部“下”后心态消极,感到“坐了冷板凳”,情绪比较低落;组织“再使用”顾虑较多,程序更为复杂;社会认知还存偏见,“下”的干部被称为“问题干部”。
自“三项机制”出台以来,基层在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发现,“下”后调整的干部该如何管理,成为当下的新课题。作为新常态下的“特殊”干部群体,“下”后调整的干部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干部“下”后心态消极。基层干部习惯性存在“上荣下辱”“下必有错”“不到年龄不会下”等观念误区,不能完全正确对待升降去留,对“能上能下”的退出机制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干部暂时没有安排职务,感觉“坐了冷板凳”,情绪比较低落,甚至动了“提前退休”的念头;有的干部在新岗位工作积极性下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做又怕错”,不愿作为、不敢干事的思想有所滋生。
组织“再使用”顾虑较多。尽管“能上能下”规定中明确了“下”后调整的干部影响期满,工作实绩突出的,仍然可以再“上”。但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下”的干部再使用往往更加谨慎。有些单位为了“保险”不愿推荐曾经“下”过的干部,组织部门在干部选任中审查也会更加严格、程序更为复杂。干部“下”后的工作实绩究竟怎么样,之前的不足有没有整改到位,会不会再犯错,能不能再使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考察、分析研判,相对周期较长,容易让干部产生“下后再上难有机会”的意识偏差,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动力和成效。
社会认知还存偏见。当前社会,狭隘的“官本位”思想仍有市场,一些干部群众简单地以“干好的上、犯错的下”来看待能上能下制度,对新常态下的干部退出机制理解不够,对“下”的干部随意议论,乱贴标签。笔者调研时,一位被调整的基层干部吐槽“到了新单位,被大家称为‘问题’干部”,这让他很苦恼,感觉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得不到同事理解和领导认可,心理负担较重。
“能上能下”的目的绝不是“一下了之”,而是需要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让“下”的干部消除思想顾虑,振奋精神,在新的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建立“下”后调整干部分类管理机制。根据“下”的不同情形,可以将干部划分为能力不足型、岗位不适型、失察失误型、违纪违规型等不同类别,一人一档建立专项档案。根据不同情况,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与干部一对一结对帮带,帮助分析原因,督促指导整改;组织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约谈提醒、跟踪管理,有选择地让干部参与经济项目、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加强历练,对症下药,帮助干部转化提升。
二是建立“下”后调整干部定期考核机制。把考察考核的功夫下在平时,定期开展走访、座谈、民主测评等,向结对帮扶人了解干部参加组织生活、履职尽责、改正不足等情况,及时组织综合考核和评价鉴定,动态监测干部“下”后的思想、工作状况,客观有效地评价干部的现实表现,作为重新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三是注重转化典型的宣传推介。对于“下”后勇于改过、提升较为明显的干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拆迁改造等艰苦岗位中“回炉再造”表现优异的干部,应积极进行宣传推介,既为“下”后调整的干部“打气”,更是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看待“下”,推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