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彩霞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肿瘤患儿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血液肿瘤患儿,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 治疗期间,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评分分别为(82.60±6.42)、(81.55±6.51)、(80.94±5.97)、(85.44±6.15)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0±5.10)、(64.50±5.78)、(63.95±5.44)、(64.08±5.0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期间,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能明显提升患儿护理质量,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舒适护理;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血液肿瘤;化疗;不良事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108
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最常见的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等[1]。通过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是当前临床治疗血液肿瘤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有效避免化疗药物外渗、使用时间长等优势, 治疗效果也备受患儿家长及医务工作者推崇[2]。但长时间静脉留置PICC带来的弊端也较为明显, 容易给患儿带来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等, 如何提升PICC患儿舒适度及护理管理质量是众多护理人员研究的重点。基于此, 本文对本院80例行PICC进行化疗治疗的血液肿瘤患儿开展研究, 分别给予两种护理方法, 分析两者的优劣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患儿中男25例, 年龄2~12岁, 平均年龄(6.78±3.12)岁;女15例, 年龄1~13岁, 平均年龄(6.88±3.09)岁。对照组患儿中男24例, 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6.66±3.40)岁;女16例, 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6.49±2.44)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治疗期间,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常规健康宣教、调查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期间做好无菌操作、加强PICC管理、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对症处理不良事件等。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置管前准备及健康知识教育 多数患儿及家长对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不了解, 护理人员在化疗前应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化疗的具体流程以及化疗药物的性质、对静脉的损伤、化疗药外渗的后果、PICC的特性及优点, 讲解置管的作用, 置管前根据患儿发育程度和体型选择不同穿刺置管部位, 提前讲解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做好风险预防措施。
1. 2. 2 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年龄较小, 接受治療时很容易出现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 甚至出现哭闹和剧烈活动, 影响治疗护理工作开展, 因此在术前要多对患儿开展心理疏导, 可要求家长配合, 协助安抚患儿, 或给予镇静剂;治疗期间护理主要帮助患儿消除紧张感, 维持平和的心态有利于血管保持最佳状态;化疗治疗期间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等情况发生, 可使用弹力绷带包扎置管处伤口, 避免患儿活动幅度过大。
1. 2. 3 PICC导管的维护 定期检查置管处皮肤情况, 测量臂围,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换膜维护, 防止导管的脱出, 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导管后应用脉冲式正压封管, 每日定期检查导管使用情况, 检查有无回血、打折、脱落、堵塞等情况, 一旦发现予以相应处理。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填写问卷方式邀请患儿家长对置管期间护理进行评价, 护理质量评分主要为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4个方面进行, 每项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不良事件包括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及其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PICC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PICC置管期间,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存环境及生活方式改变, 血液肿瘤患病率明显升高, 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目前临床治疗儿童血液肿瘤, 主要以化疗方式为主, 但受患儿年龄较小、化疗不良反应多等问题影响, 多数患儿生活质量较差, 提高血液肿瘤化疗患儿护理管理质量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3-6]。本文将收治的80例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期间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 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业务水平和护理态度评分分别为(82.60±6.42)、(81.55±6.51)、(80.94±5.97)、(85.44±6.15)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0±5.10)、(64.50±5.78)、(63.95±5.44)、(64.08±5.08)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期间,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适护理确临床效果显著。相较于成年人, 低龄患儿治疗护理配合度更低, 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语气轻柔, 保持良好的态度, 以缓解患儿的紧张感。护理工作应当更加细致, 观察应更到位, 密切监测患儿身心状态, 定期检查置管情况, 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增加患儿痛苦[7, 8]。积极开展舒适护理, 不仅能提升患儿的康复速率, 还能提高患儿家长对治疗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对提升医院整体形象也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给予行三向瓣膜式PICC化疗的血液肿瘤患儿舒适护理效果显著, 能明显提升患儿护理质量,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丽丽.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血液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8(11):120-121.
[2] 卢晓婷, 高润芳, 张亚芬. 超声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1(1):13-16.
[3] 林熹, 江湖, 江滢, 等. 多学科团队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14):151-155.
[4] 史雨鑫, 杨莉娜, 张翠萍.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的效果观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 24(12):118-120.
[5] 刘新颖, 朱丽辉. 舒适护理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9):108-111.
[6] 黄巧玲.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发症的作用分析.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25(10):123-124.
[7] 包永华.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全科护理, 2012, 10(19):1779-1780.
[8] 袁美芳. 三向瓣膜式PICC在成人血液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7):3865-3866.
[收稿日期:2019-03-14]